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互动 > 新闻发布 > 发布实录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4-09-02 08:54     来源: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4年8月30日(星期五)下午15:30,自治区生态环境厅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生态环境新闻发布厅召开,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韦卫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许桂苹,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副处长常盛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4年8月30日 下午15:30

地 点:自治区生态环境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张兴赢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韦卫华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

许桂苹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

常  盛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副处长

主持人:

梁雅丽 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梁雅丽: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自治区生态环境厅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基础上,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创新流程机制,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保驾护航。今天我们邀请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广西优化生态环境领域审批监管机制,服务壮大实体经济工作情况。邀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韦卫华女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许桂苹女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副处长常盛先生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兴赢先生作介绍。

张兴赢: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又和各位媒体朋友们见面了,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基础上,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以高标准严要求助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下面,我通报近期工作情况。

一、坚持“两山”理念,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把好环境准入关。今年以来全区共审批1854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其中报告书项目397个,报告表项目1457个,涉及总投资3666.1亿元。在做好环评审批同时,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环境排名稳居全国前列。

二、坚持深化改革,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通过加强区域环境准入引导、环评审批提速增效、优化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指标调配,助力实体企业提高治污水平,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体如下:

(一)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运用,服务园区和建设项目选址布局。指导建设单位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照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做好项目和产业园区前期方案论证,优化选址选线,靠前指导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项目入园建设。

(二)不断优化环评审批制度,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简政放权,落实简化审批、“打捆”审批、降级审批,提高审批速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继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障助力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措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规定》之后,又连续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稳经济促发展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生态环境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流程,优化环评审批服务,简化规划符合性分析和选址可行性论证,帮助企业更方便快捷办好环评手续。

(三)加强“两高”项目污染物台账管理,强化环境要素保障。修订了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管理办法》,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台账管理手册》,在做好广西重大战略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基础上,指导各市建立“两高”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台账,采取有效的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挖掘新增减排量,协调解决重大工业项目排放指标来源。在进一步规范我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管理,遏制“两高”建设项目盲目发展的同时,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来源储备,服务重大工业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为推进我区工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三、坚持惠企惠民,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一是牵头服务自治区领导跟踪推进项目,持续推进铁山港深海排放管道和三江口产业园区建设,组建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每月定期调度推动工程建设。二是全力统筹推进全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上半年新开工重大项目完成117项,预备类完成344项,总体审批办理完成率73.06%。大批重大项目和产业规划如广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贵港化工园区总体规划等获得批复。三是牵头组织开展河池市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第一时间组建工作小组,充分摸底调研,及时高效办理自治区工作专班转办的问题,调研服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全区调研服务总结大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为先进集体获得表扬,在千家企业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区直单位前列。四是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政务窗口服务工作得到群众高度认可,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连续11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窗口。自启动服务壮大实体经济专题活动以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得企业赠送锦旗6面、感谢信4封。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改革,优化环评等生态环境行政事项办理服务,通过下放行政权力,落实园区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压缩审批等改革措施,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及其指标储备指导,不断提升全区环评审批服务质效,以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保障全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介绍,谢谢!

梁雅丽:

感谢张兴赢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当代广西杂志社记者:环评审批数据不仅能反映环保建设情况,也能清楚反映全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情况,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全区环评审批的情况及其特征?

张兴赢:

感谢您的提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加强环评审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从行业类别看,审批项目数较多的行业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1个)、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53个)、畜牧业(110个);涉及投资额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总投资额为1018.9亿元;其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投资额785.2亿元;第三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总投资额290.1亿元。

从设区市分布看,审批项目数量较多的有南宁市(265个)、百色市(202个)、桂林市(167个)、钦州市(162个)、贵港市(159个),上述5市审批项目数合计占全区项目审批总数的51.5%。涉及投资额较大的主要有南宁市(625.3亿元)、百色市(449.4亿元)、贵港市(435.0亿元)、钦州市(388.3亿元),上述4市审批项目投资额合计占全区审批项目总投资的51.8%。

从投资额度来看,全区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项目有6个,分别为贵港至岑溪公路(251.0亿元)、G80广昆高速公路南宁至百色段改扩建工程坛洛至百色段(203.9亿元)、龙胜-峒中口岸公路宜州至上林段(167.8亿元)、贵港市广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152.0亿元)、百色市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品项目(氧化铝纤维制品)(107亿元)、桂林抽水蓄能电站(105.8亿元)。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继续通过优化环境准入机制制度,强化与生态环境部的沟通和对设区市的指导,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环评编制审批过程遇到的难题等方式,加快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保障全区项目顺利落地投产。

中国环境报广西记者站记者:深海排放管道建设是服务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的重要保障,请问北海铁山港深海排放工程建设有什么最新进展?

韦卫华:

感谢您的提问。污水深海排放管网可将陆源污染物引至水动力条件好、稀释自净能力强、环境敏感度较低的海域进行离岸排放,有效减缓污水排放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为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北海铁山港深海排污管网工程全长36.17千米,总投资30.53亿元,途经玉林、北海两市。玉林市负责建设铁山东港至铁山西港段(跨海段),全长7.92千米,总投资12.33亿元,已完成投资约2.7亿元。北海市负责建设铁山西港至A5深海排放口段,陆域段全长11.95千米,总投资4.72亿元,已完成投资约2.0亿元;海域段全长16.3千米,总投资13.48亿元,已完成投资约2.8亿元。

该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缓解玉林龙潭产业园锂电项目、北海市玖龙纸业等一批近期签约建设“双百双新”项目新增工业污水排海需求的压力,为玉林、北海两市向海经济发展战略做好保障。

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深海排污管网建设,第一时间督促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园区办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跟进督促施工进度,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玉林市已完成白平至铁山东港陆地管道建设,北海市也完成了D1临时排放口管道建设,两市正合力推进主干管道铁山东港至北海A5深海排放口深海排放管道建设。针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跨海段西港盾构接收井征租地慢的问题,玉林市已派出工作队与北海市土地储备中心、铁山港区兴港镇政府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全力推动跨海段西港盾构接收井租地工作。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加强统筹,指导玉林、北海市严格按倒排工期时序推进,定期跟踪督促工作进展。争取在2024年底前完成北海海域和陆地段建设,2025年6月前完成跨海段建设。

中新社广西分社记者:设置审核是入河排污口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严格控制向河湖排污的重要举措,请问广西在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许桂苹:

感谢这位记者同志的提问。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的最后关口,是连接岸上和水里的关键节点,排污口管理成效直接影响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依法依规做好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审核工作可以有效加强入河污染物的监管,是我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抓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两点工作:

一是明确排污口设置分级审批权限。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根据入河排污口审批规范和相关法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编制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范围划分方案(暂行)》,该方案以文字和图表结合的方式明确了排污口设置分级审批权限,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审批的有以下四种情形: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我厅审批建设项目的入河排污口、设有国控断面的跨市行政区域边界河流、跨市行政区域的自治区级及以上水功能区的河流、可能造成跨设区市行政区域环境不良影响且存在争议的入河排污口;除此以外的其他入河排污口由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审批。方案做到“一图清、一表明”,方便办事企业“一目了然”地掌握入河排污口审批部门和相关事项,进一步规范了我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从源头防止排污口无序设置,实现以水定岸、水岸共治。

二是优化办件流程。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有关优化我区行政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编制《入河排污口审批办事指南》,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发布,公示入河排污口审批应当提交的材料及办事流程,并以承诺制办件形式有效缩短该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间,进一步提升排污单位办理入河排污口审批的办事效率。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持续完善入河排污口审批监管机制,加强入河排污口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审核事项承诺制办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服务企业合法合规设置入河排污口,为优化广西生态环境领域审批监管机制,服务壮大实体经济积极献力。

科技日报广西记者站记者:核技术利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境部门有哪些举措促进我区核技术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常盛: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核技术利用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是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目前,核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区工业、农业、医疗、科教等领域,近几年,我区核技术利用单位数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约10%。截至2024年8月30日,全区核技术利用单位共2901家,密封放射源2651枚,射线装置6273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核技术对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持续优化核技术利用领域的营商环境。

一是保障行业发展安全。安全是核技术利用发展的生命线。国家对核技术利用实行许可管理制度,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过严格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把好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入口关;通过严格事中事后监管,把好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运行关。全区没有发生过较大及以上辐射事故,连续7年保持了“零事故”的良好势头,有效保障了行业安全发展。

二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将“量大面广”且风险小的核技术利用项目审批事权下放设区市,目前由市级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数量占全区总数的87.2%。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将核技术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60个工作日、环评报告表的30个工作日、辐射安全许可证的20个工作日都压缩到5个工作日,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放射性同位素异地使用备案实现当场办结。此外,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过清单化管理,实现了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的目标。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为相关单位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促进了行业发展,提升了行业活力。

三是指导帮扶促发展。在严格监管的同时,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加强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指导帮扶,建立以帮扶为主的监管模式。在项目规划阶段靠前服务,指导项目选址,指导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和编制环评文件,帮助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将帮扶同日常监管融合,在监督检查中既查问题,也帮整改,既宣传法律法规要求与核安全文化,也指导相关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核技术利用单位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低风险单位做到无事不扰,让相关单位专心生产经营。取消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及考核的收费,惠及全区辐射工作人员2.5万人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广西广播电视台930记者:请问广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在服务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方面有哪些成效?

韦卫华:

感谢您的提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通过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广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自2019年启动,经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经生态环境部备案,今年印发的文件成果划定全区1673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陆域划分为1461个环境管控单元,含优先保护单元831个,重点管控单元519个,一般管控单元111个;近岸海域共划分为212个环境管控单元,含优先保护单元101个,重点管控单元72个,一般管控单元39个。市、县(区)两级根据1673个环境管控单元特征,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上万条。

2022年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升级改造纳入广西“生态云”平台,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与日常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有机结合。目前,平台提供了数据归集上报、应用功能,包括一张图概览、智能化准入研判、环评辅助审批和智能咨询服务等,具有全链条数据归集、智能化决策服务、高效化咨询服务和开放化公众服务等特色亮点。平台升级改造后,注册用户4000余个,访问次数超过4.5万次,智能研判分析14570余次,得到了企业、技术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广泛赞誉。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通过推进国土空间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源头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领域落地应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支撑综合决策,为我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提供有力保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涌现出强大生命力。谢谢!

梁雅丽:

感谢4位发布人,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相关单位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