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通过审核。”在审核组的宣布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线一单”编制成果近日通过生态环境部的审核。
自2019年4月启动编制工作以来,为实现在一张图上落实“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广西立足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以成果落地、可操作性为导向,初步构建起符合广西实际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线一单”文本(报审稿)》显示,全区共划定陆地环境管控单元1549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874个,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59%。重点管控单元571个,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9.40%。陆地一般管控单元104个,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01%。划定海洋管控单元125个。其中,优先保护区共划分26个,占涉及海域总面积28.18%。重点管控分区共61个,占涉及海域面积的15.66%。一般管控分区38个,占涉及海域面积的56.16%。
广西依托“两区一带一胜地”的区域优势,在保障“一屏六区一走廊”生态安全格局前提下,以“全区—区域—地市—单元”4个层级,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管控多个维度,建立了“1+4+14+1647”的清单管控体系,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支撑。
在听取完成果报告之后,来自中国水利水电规划研究院的王浩院士等专家组成的审核组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线一单”成果文件和成果数据满足生态环境部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可以作为相关发展政策、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等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生态环境部环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要根据专家组和生态环境部各业务司局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编制内容。做好成果提炼和发布,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的落地与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表、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同志、“三线一单”技术组以及毗邻省份代表参加了会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