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鲸类调查小组,前往北海市涠洲岛至斜阳岛海域开展首次布氏鲸调查工作,当天发现8~10头布氏鲸在该海域活动。
监测过程中,调查小组使用无人机、专业拍摄设备记录了布氏鲸群游弋、捕食、围猎等活动情况,对布氏鲸个体进行了识别,并同步做好相关环境指标的监测记录。当天监测到的布氏鲸基本在斜阳岛东北至西北方向2~3公里海域范围内活动,身长约10米左右,其中有1头为幼崽,布氏鲸个体健康状况均表现良好。近五年布氏鲸在涠洲岛至斜阳岛海域活动频繁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一个重要表征。
“十三五”期间,我区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海洋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碧水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优良比例创“十三五”新高,全区44个监测点位平均水质优良比例达88.6%,位列五年之首,且全面消除劣四类水质;22个国考点位平均水质优良比例为95.5%,优于国家考核目标(≥90.9%)要求,位于全国前列,为此获得生态环境部支持,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把北部湾列为“美丽海湾”的先行示范区。
为全面掌握我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健康状况,“十三五”以来,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不断强化海洋生态监测工作,监测领域从近岸海域逐步向近海延伸,海洋生态监测指标进一步向标志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扩展,2019年起全面开展北部湾、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广西典型生态系统健康调查监测,2021年新增渔业资源、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切实为服务北部湾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建设“水清滩净、人海和谐、岸绿湾美、鱼鸥翔集”美丽海湾新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调查小组在观察海面环境
发现布氏鲸出没
鱼鸥翔集布氏鲸捕食现场
布氏鲸捕食过程中
调查小组抓拍布氏鲸个体特征
两头布氏鲸分工合作围猎鱼群
无人机拍摄布氏鲸捕食画面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