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下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亮在广西新闻发布厅出席了“奋进新征程·广西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新闻发布会。
陈亮出席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现场,陈亮晒出了几张照片,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陈亮展示“南宁蓝”照片
“南宁蓝”成为新常态
图为南宁蓝天白云、碧水绿城,相映成趣
陈亮介绍,美丽的“南宁蓝”一次次刷爆我们的朋友圈。如今的“南宁蓝”不再是夏季限定,而是四季常驻。2021年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在省会城市排名第6位。2022年9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2年8月和1—8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南宁市空气质量排名第16位。
“南宁蓝”只是广西空气质量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广西以扬尘为污染类型的污染天数由2017年最高的98天减少到2021年的0天。2020年以来春节期间全面消除中度及以上污染天。今年1—8月广西臭氧平均浓度在全国排第4名,浓度同比下降5.0%。
陈亮展示白头叶猴照片
陈亮展示布氏鲸照片
在北部湾涠洲岛海域发现了30多头的布氏鲸
陈亮介绍,广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白头叶猴数量由300多只增加到目前1300多只,在我国曾一度认为消失的东黑冠长臂猿目前已有5个种群30多只。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成为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布氏鲸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江豚和文昌鱼等多种珍稀海洋生物的重要区域,2018年以来,在南海北部湾海域陆续发现40头布氏鲸个体。
2020年、2021年广西生态质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功能稳步提升,部分指标如城市建成区城市绿地率、绿地公园可达性、水土保持功能指数等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陈亮展示柳江照片
图为柳江风光
陈亮展示漓江风光照片
图为游客沿江骑行,感受桂林山水之美
陈亮介绍,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常态,既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2020年、2021年,广西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排名全国第一和第三。2022年1—8月,广西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优于国家考核目标。
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桂林坚持“四水共治”“三方治山”,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修复生态景观资源,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常年保持Ⅱ类水质,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柳州市创新实施“五抓五多”治水模式,地表水环境质量2020年、2021年全国排名第一。柳州市、桂林市分别获得2020、2021年度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