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日历 > 领导动态

陈亮代表介绍广西珍稀物种,谈生态环境保护称:当好“二郎神”

2023-01-14 22:20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月13日,自治区两会“广西云x‘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联合访谈间”迎来做客人大代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亮,围绕2022年广西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广西如何筑牢生态屏障等相关话题接受采访。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主持人:过去一年,大家在朋友圈晒蓝天白云已成常态,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请您介绍一下2022年全区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

陈亮:广西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决扛起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政治责任,当好“二郎神”。2022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位居全国第二名。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优良天数比率95%以上,PM2.5浓度为2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4%;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2%以上,位居全国第二名;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广西有5市进入前10名,其中柳州市蝉联全国第一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4.5%,位居全国第二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第3名,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持续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环境安全感不断增强。

筑牢南方生态屏障 绘就美丽广西生态画卷

主持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广西是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是如何筑牢生态屏障的呢?

陈亮:总书记殷切嘱托我们要筑牢祖国南方的重要安全生态屏障,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如今左右江“山水工程”基本完成验收,漓江“山水工程”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八桂大地万物竞生。如涠洲岛附近监测到布氏鲸两个批次就有33头次,北部湾的中华白海豚超过300多头,黑脸琵鹭、白脸琵鹭今年冬天首次到我们北部湾来打卡,东黑冠长臂猿的物种数量由3群发展到了5群33头,濒危物种白头叶猴数量现已恢复到1400多只,在今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崇左白头叶猴的案例被评为全球100家优秀案例在联合国播放。

另外,我们还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新物种桂北琴蛙,在大瑶山发现新物种琼楠,还在凤山发现了新物种“才劳桂墨头鱼”,这都标志着广西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性得到了加强。

二是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印发《广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广西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建设工作方案》,新创建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总数累计达到21个。

三是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科学妥善处置7起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和多起环境敏感事件,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公开曝光25个典型案例,严肃查处11起危险废物非法跨省转移案件。

四是全力推进督察整改工作,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翻身仗”,取得显著成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3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9个,达到序时进度20个;中央督察组交办的3917件环境信访件办已办结3848件,阶段性办结69件。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和交办的1个重点督办案件整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都有力地筑牢了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