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湘桂走廊区域大气污染省际联防联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张在峰出席签约仪式并分别致辞,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波主持签约仪式。
陈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山山水水念兹在兹,多次亲临广西视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使命,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领袖殷切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加快推进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湘桂两省(区)在绿城南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关于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跨区域联防联治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恰逢其时,很有意义。
陈亮表示,广西与湖南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同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员,同属革命老区和红色土地,交流交往源远流长、基础良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打造湖南与广西跨省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典范,助推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陈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十年蓝天保卫战,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但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交织复杂,臭氧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影响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的第二大因素,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探索构建“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跨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成为破题的关键。湘桂两省(区)要建立区域性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信息数据共享互通机制,从“各自为政”向“同向发力”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同频共振”升级、从“相互分散”向“同步聚合”拓展,联手织密生态环境防护网。要根据《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协力有效配置资源,细化工作安排,有序部署推进,不断提升协同治理联合行动能力水平。
张在峰在致辞中表示,湖南、广西地理位置毗邻,互相之间存在大气污染传输,两省区建立共同保护、共同发展的大气领域合作既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举措。《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效能,围绕重点时段、重点因子、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合作,稳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信息共享,定期召开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形势分析视频会商,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推动重污染天气联合应急执法,同呼吸、共担当、齐参与,共同提升区域大气环境空气质量。
签约仪式上,欧波、张在峰共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陈亮与与会人员现场见证并合影留念。
签约仪式后,根据《合作框架协议》,湘桂两省(区)生态环境厅还在南宁市召开第一届湘桂走廊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对下一步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就加强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交换了看法和意见,并对落实《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四个重点合作领域。与会双方一致表示,将协同推进泛珠三角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建设美丽、绿色的湘桂走廊,共同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永州市生态环境局、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主要负责同志;桂林市生态环境局、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