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刘启等9名人大代表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完善九洲江跨省区治理体系,打造桂粤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建议》(编号546),由贵厅主办,我厅协办。经研究,现将我厅意见反馈如下:
一、大力推进九洲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自治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九洲江流域保护治理。2016年3月,粤桂两省区政府签订《九州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2015-2017年)》,两省区各出资3亿元,中央财政共拨付8亿元生态补偿奖励资金支持九洲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1月,粤桂两省区政府签署《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2018-2020年)》(以下简称《协议》),共同设立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目前已投入7亿元资金支持玉林市九洲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协议》补偿资金共12亿元)。2019年7月成立漓江南流江九洲江钦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玉林市南流江九洲江保护治理工作。2020年4月2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到漓江南流江九洲江钦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指挥部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治理、问题导向源头治理、精准施策协同治理,结合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流域治理和绿色发展之路。自治区加强技术指导,印发2019年和2020年九洲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点,建成九洲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派出专家技术团队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玉林市狠抓落实,推进九洲江生活污染治理、养殖粪污及重污染水塘存量问题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九洲江流域污染防治攻坚前沿作战工作。
广西各级勠力同心,推动流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九洲江粤桂跨省界断面水质显著改善,九洲江粤桂跨省界山角断面2019年年均水质值达Ⅲ类,2020年1—4月每月达Ⅲ类。
二、九洲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下一步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重点治理,确保流域水质达标。持续推进九洲江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科技治理、协同治理,督促指导相关市县紧盯国家和《协议》的水质考核目标,逐县、逐乡镇、逐村屯细化九洲江年度实施方案及相关指导意见,逐段河流抓精准治理,逐个污染源挖减排潜力。加快推进流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强运维监管,提升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能力,确保2020年九洲江粤桂跨省界山角断面水质月月达到Ⅲ类。
二是全力推进生态养殖,规范流域产业发展。加强宣传引导、监管执法,引导“小散”养殖户改变养殖习惯,继续推广“截污建池、收运还田”治理模式,做到“养殖户+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有机结合,提高粪污综合利用率。推进规模化生态化集约化养殖,支持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带动中小养殖场发展。因地制宜引导有意愿、有条件转产的“小散”养殖户发展中药材、水果等特色种养业。科学制定生猪复养方案和污染物应急处置预案,对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实施生态化、标准化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全力下沉技术帮扶,确保科学精准治污。成立水污染防治攻坚技术服务队,分区域、分污染源对症下药,针对性地提供技术供给、信息供给,一事一策帮助基层化解难题、精准施策。将流域水质自动站、涉水重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纳入广西水环境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及时掌握九洲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各类污染排放情况,一旦超标或不可能达标,立即作出预警,启动处置措施,迅速消除或减少污染风险隐患。
四是全力支持产业转移,确保园区达标排放。我厅将派出专家团队,“一园一策”指导各产业园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各产业园区建成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刘文杰,5773857。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0年5月21日
(信息是否公开: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