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建议提案结果公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452号提案的答复

桂环办函〔2020〕164号

2020-08-10 09:10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沈一龙等委员:

根据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安排,我厅作为分办单位,办理您等委员在自治区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广西环境服务业的建议》提案(编号20200452,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全面分析了我区环境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我区在环境服务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切合我区实际,针对性强,对进一步推动我区环境服务业相关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扩大环境服务业有效需求情况

20187月,自治区印发了污染防治攻坚“1+4列文件,即:《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防治4坚战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部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南流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工程和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管控工程十大标志性工程,加大治理资金投入,进一步释放污染治理领域市场,从而带动了环境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关于提升环境服务领域研发创新能力情况

2019,我厅会同自治区科技厅印发了《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统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并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在年度《“十三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设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及污染监控技术及产品开发等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水、大气、土壤主要污染源的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和示范及水环境、大气、土壤污染监控技术开发及示范。“十三五”以来,在水污染防治与监控领域重点支持开展典型流域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水环境污染物监测技术开发及示范研究等研究内容,支持重点研发项目20项,资助经费共计2726万元;在大气染防治与监控领域重点支持开展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开发及应用、大气污染监控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等研究内容,支持重点研发项目3项,资助经费共计310万元;在土壤污染防治与监控领域重点支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污染场地治理及安全修复技术研发及应用、典型酸化耕地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研究与防治示范等研究内容,支持重点研发项目7项,资助经费共761万元。二是围绕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名片,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广西水、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突破。十三五以来,在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中设置黑臭水体污染控制及水环境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广西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6项专项,资助科技经费共计6440万元。三是大力支持环保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支持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2项,资助科技研发经费5101万元;支持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6项,资助科技研发经费320万元。博世科公司3年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再次以“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广西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也是广西历史上获得最高等级的国家级科技奖项。

三、关于激励促进环境服务业市场情况

我厅着力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营商环境,一是探索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制度,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承诺审批管理办法(试行)》,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助推建设项目落地,2019年,我厅共审批项目35个,总投资约59.38亿元,环保投资约8.69亿元。二是持续保持打击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严格查办违法排污、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及非法转移、倾倒和处置危险废物等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推动实施一批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三是配合税务部门,逐步完善适用于本地区的污染物项目及税额标准,落实国家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电价政策,积极落实第三方治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四是持续推进“帮企减污”活动,该活动是我厅统筹科技力量,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污染防治技术和方案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发《支持环保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通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帮企减污”工作的通知》,支持环保企业采用现有的环保技术和设施设备助力疫情防控,推进应急消杀、医疗污水处理和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做好支撑保障作用,2016年以来,累计有200多家(次)的环保企业参与,推介了80多项治理技术或方案,并与有关工业园区、治理企业进行了项目洽谈,搭建起环境治理的供需平台,激发了环境服务业市场的活力。五是加强规范引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先后印发《关于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危险废物全程监管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办法》《广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依托广西环保审批系统大数据,组织自治区和设区市两级开展2018年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环评文件质量抽查,共抽查环评文件858件,涉及环评机构157家,通报处理问题突出环评机构14家、环评工程师15人,同时发布广西从业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年度信用评价结果。

四、关于推进环境治理服务模式创新情况

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环保企业开展第三方治理模式创新,促进污染治理市场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一是鼓励环保企业在工业园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展第三方环境综合服务,为生产性企业提供问题诊断、治理方案编制、污染物排放监测以及环境治理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综合服务,实现企业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二是实施我国首个环境物联网(空气质量监测站)PPP项目建设,将全区75个县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和运营委托第三方,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O&M(委托运营)”方式运作。三是组织完成《来宾市环保服务业试点》和广西鸿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示范项目》2个国家试点项目实施,取得积极成效,为生态环境部提供了以园区环境服务业发展实现大气集中治理与监督管理案例。四是引入专业企业或组织农民合作社作为第三方,对养殖场户积存的沼液粪肥提供有偿“收运还田”服务,实现沼液粪肥“用得掉”,玉林市共建立收粪施肥合作社和粪污收集服务队52家,购置清粪转运车辆80辆,对接养殖场4225家;累计建成有机肥厂22家,签约收运粪污养殖场299家,畜禽养殖治理成效明显。五是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2019年、2020年分别举办“深化银企合作服务绿色发展”和“抗击疫情,守护环境”为主题的政金银企对接活动,帮助环保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推动融资产品与生态环境领域融资需求精准对接。

广西一批环保企业创新治理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广西钦州钦北区皇马工业园区等,广西北部湾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南宁市上林县开展广西县域“环保管家”服务,同时其利用养殖排泄物无害化资源化制备液态有机肥还田和“互联网+”数字化监管平台的玉林市创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以及在广西平果县废弃矿场生态修复模式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19年上半年,广西碧清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中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粤桂环保市场,并获得中银香港企业环保领先大奖。

五、关于组织做好政策宣传活动情况

积极组织开展系列环境服务发展的政策宣传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有力的环境服务发展舆论支持和良好氛围。一是组织对国家和广西有关政策及时梳理,并通过我厅网站和广西环保产业网站以及广西环保产业的微信群等公共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环保企业和社会各界及时掌握国家和广西有关政策;二是邀请专家进行政策解读,将相关的政策宣讲列入“帮企减污”活动内容,送到基层、企业、工业园区,帮助更好理解和应用好政策;三是公众开放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实践,持续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建设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生态环境体验教育,扩大公众参与渠道对环境服务企业认知。目前广西已有国家、自治区生态环境科普基地16个,37家企事业单位列入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名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各市积极探索“云开放”模式,为公众全方位展示广西监测、污水、垃圾、危废等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的运行情况和污染治理成效。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十四五”规划之年,我厅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衷心感谢您等委员对广西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我厅的答复,请您填写《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分别寄送或传真至我厅和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我厅传真号码:0771-5773930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2020810

(此件公开发布)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