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由国务院建立,总面积122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470.2公顷,缓冲区面积1999公顷,实验区面积3761.8公顷。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11°11′~111°20′,北纬25°22′~25°31′之间。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南岭山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和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宝库。区内有种子植物170科710属16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7种;有野生脊椎动物27目79科146属23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林麝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水鹿、灵猫、大鲵、虎纹蛙25种、国家保护的有益动物144种、国家濒危动物31种;已发现昆虫有922种,隶属23目208科702属,其中昆虫新种2种。在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中珍稀濒危物种如此密集并不多见。
另外,保护区内大面积分布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苞铁杉和福建柏组成的群落,在道江河、黑山坳至千家洞海拔1200~2000m之间一带的山岭分布着400公顷的长苞铁杉林,树龄都在百年以上,1公顷的样地中有长苞铁杉146株,林木高大挺拔,林冠高出下面阔叶林很多,远远望去景观格外壮观,长苞铁杉如此集中分布在全国非常罕见。主林层基本为长苞铁杉,平均高度22m,平均胸径60cm。第二层林木种类比较多,高度在15m左右,基本为阔叶树种,同时也有南方红豆杉、福建柏等针叶树种混生其中。福建柏主要分布在南岭山脉中山山地,而自然保护区是现存福建柏面积最大、树种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广西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南岭山地中部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群落类型多样、生态过程完整、垂直带谱明显,自然景观多样,是南岭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同时也是我国长江流域湘江水系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保护区古老而独特的地貌、复杂而多样的生境、典型的中亚热带南岭山地森林植被、丰富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科研价值,是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地质学和农林科学等良好的科研、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