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自然生态保护

广西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简介

2013-05-10 10:26     来源: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作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8°02′33″~108°12′52″,北纬21°43′34″~21°49′39″。地处十万大山南麓蓝山支脉,东起深坜岭下的防城江,西至蓝山支脉的大坜隘,北起松柏屯旁的防城江,南至黄榄坝旁的东山江。保护区东西长17.8km,南北宽11.4km,总面积9195.1hm2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986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广西防城上岳金花茶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批准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广西防城上岳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管理站。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9195.1公顷,其中核心区总面积1044.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4%,缓冲区面积3697.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2%,实验区面积4453.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48.4%。主要保护对象为金花茶及北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地处十万大山南麓蓝山支脉,保护区范围内地层出露较少。保护区地质构造主要是印支期褶皱——那梭向斜,主峰线南侧抬升幅度大,北侧抬升幅度向北逐渐减少。因此,本区地貌总体格局表现为南陡北缓的单斜地形,当然,各块段地壳抬升幅度并不一样,总的来说,从东到西,抬升幅度逐渐加大,山体高度也是从东往西增高,最高峰三踏顶海拔940m。地貌以低山为主,有单面山、V形谷、U形谷、隘谷、坡积裙、洪积扇、石柱、岩槛、跌水、瀑布、深潭等。区内土壤类型主要砖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水稻土等。本区气候属于北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暖湿润;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霜少无雪,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保护区年均气温21.8℃,年平均降水量为2900mm。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有西南面的东山江和东北面的防城江,保护区内小河流主要汇入这两条江,构成两江支流的源头。保护区处于北热带,热带季雨林是保护区内的地带性植被,在海拔500m以下有广泛的分布,此外,还分布有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植被。

  根据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82科662属1387种(含变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6科50属83种,裸子植物6科6属11种,被子植物150科606属129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128科473属1069种,单子叶植物22科133属22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十万大山苏铁、狭叶坡垒;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金毛狗脊、黑桫椤、樟、格木、花榈木、半枫荷、紫荆木。保护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30种,分别隶属于4纲23目81科,其中,两栖类11种,爬行类28种,鸟类154种,兽类37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蟒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虎纹蛙、黑翅鸢、黑鸢、黑冠鹃隼、凤头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蛇鵰、红隼、红脚隼、燕隼、白鹇、原鸡、小鸦鹃、褐翅鸦鹃、草鸮、领角鸮、领鸺鹠、斑头鸺鹠、灰林鸮、仙八色鸫、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青鼬。

  金花茶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金花茶物种种源及其生态环境,使金花茶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建立金花茶种质基因库、保护我国宝贵的金花茶种质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区的建立,在保护了金花茶这一珍稀植物外,还保护了我国已极其少有的热带沟谷雨林、季雨林这一森林生态系统,大大加强了森林植被的集水、蓄水能力,增强了对东山江、防城江的水源涵养作用,对保障两江周围群众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特别是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并促进其繁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维持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微信
    微博
    客户端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