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自然生态保护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2013-05-17 10:33     来源: 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作者: 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港市的上思县和防城区交界处,濒临北部湾,属于中越边境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9′59″~108°13′11″,北纬21°40′03″~22°04′18″。西南的垌中镇与越南交接,东北接钦州市,东西最长74.4km,南北最宽45.0km,总面积58277.1hm2。

  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是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8277.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3585.2hm2 ,缓冲区面积22646.1hm2,实验区面积12045.8hm2。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和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模式标本产地。

  十万大山是我国南部近海的著名大山,呈南西—北东向展布的山系,地质体系完整,褶皱断裂少,出露地层不多,岩浆活动少,组成岩层为三迭纪、侏罗纪砂页岩、页岩、砾岩以及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十万大山山脉地势险峻,峰峦连绵,全长约100km,宽约20~30km,最高峰莳良岭海拔1462.2m。保护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本区气候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冬短夏长,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暖湿润;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霜少无雪,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年均气温在20.0~21.8℃之间,年均降雨量2000~2700mm。十万大山是广西重要的水源林区,区域内河流星罗棋布,据统计,整个区域共有中小河流6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0条,分别是防城河、茅岭江及其二级支流滩营江(干流在钦州市境内)、北仑河、江平江、罗浮江、明江及支流等;有那板、小峰、凤亭河等大中型水库7座,总库容量8亿多m3。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等5个自然植被型组和用材林、经济林、农作物等3种人工植被型组,分14个植被型,以森林植被为主,其中又以阔叶林为主,其次为针叶林。

  根据统计,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233种(含变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067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54科648属1713种,单子叶植物27科179属354种。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2种,即狭叶坡垒、十万大山苏铁;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金毛狗脊、粗齿桫椤、黑桫椤、大桫椤、苏铁蕨、福建柏、樟、海南风吹楠、花榈木、半枫荷、华南椎、紫荆木、海南石梓等13种。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共有396种,分别隶属于4纲33目82科243属,其中两栖类29种、爬行动物69种、鸟类217种、兽类81种。发现广西鸟类新记录种有3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种:云豹、金钱豹、林麝、巨蜥和蟒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44种。此外,昆虫有23个目169科719种,其中有新属1种、新种27种、中国新记录种8种。特有昆虫27种,珍稀昆虫33种。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又是中越边境地区,属北热带季雨林地带,具有热带自然条件的特征,保存了许多孑遗、古老植物及种群,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具有很强的特有性、典型性和珍稀性,其生态地位具有全球意义和特殊的保护价值。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