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10日 |
标 题: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440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 |
发文字号:桂环函〔 2025〕203号 |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经研究,现就毛华慧等2位代表/河池市代表团提出的《关于河池成为广西“双G”考核试点市的建议(2025440号)》,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
(一)积极开展县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试点
2021年9月,我厅联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广西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试点”探索研究,并纳入自治区2022年度改革攻坚任务,以容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作为试点区域开展探索GEP核算试点研究工作。2023年开展“基于GEP核算结果的试点县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向和路径探索研究”,并纳入自治区2023年改革提升年任务,科学凝练出具有试点县域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向和路径。2024年以容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乐业县为试点典型县(市、区),开展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价研究。试点县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政策举措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了地方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
(二)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
一是建立完善九洲江流域跨省(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截至2024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签订并顺利完成了3轮粤桂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累计投入中央、省(区)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31.97亿元,为九洲江干流水质达标提供保障。2024年,我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水利厅等部门与广东省各相关部门积极洽谈,推动第4轮粤桂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合作协议,目前已基本达成一致,待两省(区)政府审定后尽快签订。二是开展区内漓江、右江流域跨市县(区)横向生态补偿试点。2020—2024年自治区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在桂林漓江流域、南宁百色右江流域成功开展了多轮跨市县(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我厅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截至2024年底,广西共有25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命名。其中,河池市凤山县在2020年10月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称号,巴马瑶族自治县在2021年11月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区绿色转型发展的标杆和模范。我厅持续加强对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两山”基地称号绿色转型发展指导,2022—2024年举办了3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和业务培训,指导获得命名的2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全部编制完成绿色转型创新发展规划。持续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创建,两批共49个镇和399个村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命名,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提质增效。其中,河池市的宜州区怀远镇等3个镇、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丹阳村等36个村获命名。
(四)持续推进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推荐76个项目进入国家级、自治区级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总投资1148.27亿元,融资需求837.61亿元。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EOD模式项目共53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071.37亿元,融资需求790.56亿元),已有11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89.61亿元,放款21.25亿元。已经形成了一批农村污水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小流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农文旅产业等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广西绿色高质量发展。
(五)全力打造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
一是牵头制定《2025年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建设主题活动方案》和三年行动方案。二是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西主场宣传活动及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交流推进会,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主持开幕式。活动获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核心央媒报道,取得较好的反响。三是结合成都和重庆举办的自治区生态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组织自治区相关部门、各市人民政府赴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开展广西生态环保产业和生态大健康产业推介活动,吸引272家企业参加,达成38个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金额280.93亿元。四是每月组织开展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交流推介活动,开展不同主题交流推介活动,增进地方政府与大健康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已举办了文旅、康养、中医药等九期推介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五是举办“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主题实践探索和案例集中展示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网红现场表演等形式推介展示,共有线下5000人、线上超百万人,80家企业积极参与,全方位生动展示广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践成果。我厅不断拓宽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打造路径,取得较好反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举措,河池市具有实施“双G”考核试点的良好基础,我厅将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推广应用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试点研究成果,积极配合牵头部门探索GDP和GEP双考核,加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创新,在生态补偿、权益交易、绿色金融扶持、市场化交易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二是指导河池市生态环境局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谋划、推动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类别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积极对接相关金融部门,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强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的帮扶和指导。三是加强对河池市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指导,增强河池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示范引领能力;积极拓宽河池市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完善多层次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持续推动EOD模式的申报和落地实施。四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品牌建设,利用我厅的宣传平台,组织开展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交流推介活动,对河池市生态大健康产业进行宣传推广,增进地方政府与生态大健康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专此函达。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