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归档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工作动态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这么干 | 糖蜜废液“孵出”7种产品,河池把甘蔗从头吃到尾,甜到百姓心头

2022-12-16 18:05     来源: 中国环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过去,甘蔗制糖后剩下的糖蜜废液只能通过发酵提取酒精,提取酒精后废渣送给周边群众发酵制成肥料或燃料,易造成大气污染。因此,糖蜜废液的处理成了企业的“烫手山芋”。

而在广西皖维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皖维),废糖蜜却被当成宝贝用作生产原料并“孵出”聚乙烯醇(PVA)、醋酸乙烯(VAC)、有机肥料等7种产品。该厂厂长韦政表示,广西皖维这条以糖蜜废液为生产原料的生产线,是全球第一条生物质年产5万吨聚乙烯醇的生产线。每一滴废液经过“吃干榨尽”,从2019年至今,公司从这种废液中“淘出”40多亿元,实现了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据介绍,在河池,像广西皖维这样的制糖规模企业有3家,这些企业依托该市是广西蔗糖生产大市这一有利条件,以创新驱动发展,用甘蔗榨糖后的废液进行发酵生产酒精,接着用酒精生产乙烯,再用乙烯生产醋酸乙烯(VAC)、聚乙烯醇(PVA)等产品。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和浓缩液,用来生产食用二氧化碳和有机肥料。

这是河池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废弃物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的生动实例。

近年来,河池市积极探索科技创新、走发展生物质循环经济道路,从最初甘蔗叶养牛,到甘蔗渣发电、废糖蜜制造酒精,再到滤泥生产复合肥用于种蔗,制糖企业不仅把过去堆积成山的甘蔗叶、甘蔗渣变成了饲料源、发电源,还最大效率地延伸了企业产业链,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生态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为打造甘蔗循环利用产业链,河池市积极探索依托科技龙头企业形成“机械研发+机械收集+综合利用”的综合发展模式,引导制糖企业形成甘蔗种、砍、收、运、榨“一条龙服务”的秸秆收集利用模式,依托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企业形成一体化秸秆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实施大力推广“甘蔗—蔗稍青贮氨化—养牛—沼气池—沼渣(液)还蔗”循环经济模式,将农作物秸秆和家蓄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向生活、生产提供清洁能源,向农田提供安全、高效的有机肥源,向畜牧业提供绿色饲料,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生态标准、产品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河池市委、市政府把种植糖料蔗列入“十四五”期间推进的“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之中,确保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各县(区)按照“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作部署和要求,出台一系列加快糖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并整合发改、国土、水利、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双高”糖料蔗基地调种、整地、开行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脱贫户种植甘蔗,还另外给予扶贫产业资金扶助,激发脱贫户参与的积极性。

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勇介绍:“这是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甘蔗产业结构、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培育、壮大甘蔗主导产业,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生产管理技术水平,通过示范、科技培训及突出研究解决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建立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甘蔗生产基地,并运用农业循环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机制形成,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河池市相关县(区)均按高标准高要求开展项目片区规划设计编制,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施工,“双高”基地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双高”示范区的示范效应,激发蔗农种蔗积极性,提高产业效益。

“今年初我家甘蔗进厂440吨,总收入22.5万元,接着我又留种扩种100亩,年底收入可以实现节节高了。”正在砍收甘蔗的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长排村新屯脱贫户韦爱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政府规划设计、引导扶植,企业守正创新、科研攻关,百姓响应支持,河池市的蔗糖产业走出了“河池模式”的绿色发展之路,真正做到了“一条甘蔗从头吃到尾,甜到百姓心里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