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3-10-2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归档 >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信息公开专栏 > 工作动态

宜州整改蚕粪污染河道问题

2018-06-17 10:02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6月15日,记者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广西迎检工作组获悉,6月10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来交办群众举报的问题: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中和村下邓屯有很多养蚕户,养蚕户半夜把蚕粪倒进村里的河道与龙江河的交汇处,造成水源污染。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将下邓屯蚕粪清理完毕,并开展蚕粪收集池选址等工作,力争长效解决当地蚕粪后处理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宜州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推动桑蚕业快速健康发展,桑蚕产业已成为宜州区5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桑蚕养殖规模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刘三姐镇中和村下邓屯共63户人口230人,以种植桑叶、玉米、水稻为主,该屯养蚕户较多,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养蚕,由于该屯无蚕粪收集池,一直以来,养殖户把蚕粪当做肥料自用,一些果树种植户还专程进村收购蚕粪用作果树育肥。近期,因水果市场不景气,蚕粪无人收购,当作肥料自用于农作物已饱和,且该屯无蚕粪收集池,导致该屯一些村民不遵守村规民约而将蚕粪倒入河中。

  6月10日,接到督察组交办投诉案件后,宜州区党委、政府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群众反映的刘三姐镇中和村下邓屯进行调查,组织发动刘三姐镇干部群众60余人,调用钩机1台、农用拖拉机2台。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于当晚8时许基本完成蚕粪乱倒处置工作,并在沿路沿河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牌50块。现场处置的蚕粪回收后堆放于附近果园的蚕粪处理专门场地,经发酵后作为果园有机肥。同时,刘三姐镇政府再次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引导群众自觉做好蚕粪治理工作,并制定该镇蚕粪及生产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落实全镇领导干部包片包村负责。

  据悉,6月11日,宜州区下达《关于排查蚕粪乱堆乱倒行为的函》,要求当地各乡镇组织人员排查辖区内蚕粪及生活垃圾等堆放、清运、治理等情况,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根据安排,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进驻期间(2018年6月7日-7月7日)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771-5577276,专门邮政信箱:南宁市2018-6号邮政专用信箱,邮编:530021。督察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督察组职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主要受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交由被督察地区、单位和有关部门处理。(记者 余锋 通讯员 韦夏妮)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