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栏 > 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新闻动态

2024年北部湾渔业资源调查圆满完成

2025-01-15 10:36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作者: 岑国林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早晨,寒冷的北风掠过北部湾海面,逐渐吹散了海面的雾气,一艘渔船正穿行于海上,海浪不断拍击着船头和甲板,随着一声声“咔咔咔”的铁链往船上收的声音,一张装满鱼获的渔网逐渐浮出了水面。“哇!这一网好多鱼,小谢,你去多拿两个泡沫箱出来,我们简单分类装好冰冻密封起来带回去鉴定”“好,我马上去拿!”近日,为了解掌握北部湾的渔业资源状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组织调查人员赴防城港、钦州、北海广西沿海三市近岸海域以及涠洲岛以南海域开展了为期11天的渔业资源调查。

调查队员对捕捞上来的渔获进行初步筛选

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采用拖网进行作业,通过对底层鱼群进行捕捞,然后将渔获进行取样、分类、测量长度、称量体重、鉴定等,获取监测海域的渔业资源种类组成、资源密度等情况,调查期间,由于监测点位多且相距较远,调查队员需要每天早上7点多从码头坐船出发,连续在海上作业10多个小时,回到岸上已是晚上,调查队员还需连夜对渔获物进行分类、鉴定,尽管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但大家都毫无怨言,默默完成各自负责的工作。

调查人员对渔获进行分类、鉴定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渔业资源调查工作,虽然有时候需要通宵熬夜对渔获进行分类、鉴定,但大家都努力克服疲倦,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工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海本地人,虽然平时也见过许多海鲜,但是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并不多,此次渔业资源调查让我对家乡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们海洋环保人肩负的使命。”今年刚毕业到广西海洋站工作的小杨说道。

北部湾海水水质优良,是我国大陆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健康稳定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吸引了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兽到此繁育、栖息。

北部湾海域成群结队的鱼群

布氏鲸在涠洲岛海域捕食

“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北部湾布氏鲸和中华白海豚等鲸豚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情况,从2021年起,我们便开始定期对钦州三娘湾-廉州湾以及北海涠洲岛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开展调查监测,通过连续4年的调查监测,目前我们已基本掌握北部湾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和资源量,并摸清鲸豚的主要食物种类,为评价北部湾鲸豚类栖息地生态环境健康状况提供了参考依据”广西海洋站高级工程师庞碧剑说道。

分选完后的渔获

渔业资源调查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了解渔业生物状况、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式。“此次调查是我们历年调查中监测点位最多、调查海域最广的一次渔业资源调查,通过全年连续不同季节的调查监测,为广西的生物多样性状况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进一步了解掌握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动态变化情况,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筑牢北部湾生态安全屏障,助力北部湾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海洋站站长蓝文陆说道。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