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找到了,这个地方地面下80厘米处应该有一条直径约20厘米的管道,方向是通向厂区东北角,这条管道可能存在三通管与取水管连通!”钦州市浦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经电脑成像分析研判后说道。
9月中旬的一个上午,钦州市浦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对某造纸厂做了充分的外围调查后,怀疑该造纸厂利用清水取水管偷排生产废水,苦于找不到证据,运用暗管探测仪辅助执法,在执法人员熟练操作下,一条地下暗管很快在电脑上显现出来。执法人员立即开展证据收集、固定工作,在充足的证据面前,该造纸厂负责人不得不承认偷排生产废水的环境违法事实。
除暗管探测仪外,无人机执法也屡立战功。在一次运用无人机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人迹罕至的荒林中有一铁皮房,隐隐约约还有废气排出,由于当时距离较远,且没找到进去的路,执法人员短时间无法靠近,在完成高空巡查工作后,执法人员当机立断,降低飞行高度前往铁皮房附近绕飞勘查,最终确认该铁皮房内正在生产,且有大量废气产生,执法人员立即用无人机拍照、录像取证。后经调查,证实该铁皮房为一死灰复燃的小造纸厂,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废水直排外环境,执法人员随即依法对该小造纸厂进行立案调查。
这是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环境执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加大执法能力建设,积极将暗管探测仪、无人机、PID、红外热成像等现代科技设备应用于辅助执法,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现代化科技设备具有时效性强、机动性好、巡查范围广的优点,应用于执法中,可使执法人员不受时间、空间与地形等条件限制,迅速锁定污染问题发生地,实现执法从地面向空中、从地上向地下的突破,快速高效地查处各类环境污染行为,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率,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下一步,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无人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水质/大气监察执法移动检测设备、VOC/FID检测仪等“新利器”现代化科技设备的作用,不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使执法精准性和执法效率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