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计划(以下简称CCESP项目)环境工作组(以下简称环境工作组)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开展双边磋商。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等作为中方代表全程参会并参与磋商讨论。
会议讨论并通过CCESP项目的最终启动报告,报告明确了项目范围、组织机构框架、项目实施方法等关键内容。环境工作组专家延斯·克里斯蒂安·里瑟(Jens Christian Riise)就技术支持团队的应用方法,环境工作组、技术支持团队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方式和期望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技术支持团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石,环境工作组成员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于项目的顺利开展也至关重要。通过支持利益相关方开展政策制定和实施、能力建设、试点示范等活动,环境工作组成员将助力推进项目实施。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合作二处副处长丁士能表示,中国积极支持CCESP项目合作,愿和环境工作组一起共同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陈何潇就CCESP项目优先关注的提升气候和灾害恢复能力主题和推进气候智能型景观建设主题,分享了广西在北部湾海滩养殖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适应性试点示范、百色市气候风险和水资源适应性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气候智能型中越生物多样性跨境景观管理试点示范等方面的示范工作计划、项目预期产出、现有工作基础等方面的内容,表示广西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一、二期项目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CCEPS项目的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CEP)于2006年启动,目标是支持环境合作和环境投资,推动将环境问题纳入次区域内的发展规划。CEP一期于2006年到2011年实施,致力于识别和保护经济发展威胁下的生物多样性。CEP二期于2012年到2020年实施,项目实施内容在一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涵盖了跨境生物多样性景观保护、绿色货运、气候风险融资,绿色增长、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2018年2月,GMS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2018-2022)。为了实施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CCESP项目,于2020年到2025年实施,CCESP项目由增强气候和灾害恢复力、推动低碳转型、推进气候智能型景观建设、通过污染控制和可持续废物管理提升环境质量、使用先进数码技术应对气候问题和提升环境可持续性、使用财政和金融工具支持低碳和气候恢复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等六大项目优先主题组成。
环境工作组专家延斯·克里斯蒂安·里瑟介绍环境工作组、
技术支持团队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方式
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介绍广西CCESP试点项目计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