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环境基金“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简称“ABS项目”)广西试点示范项目的工作要求,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近日组织中央民族大学,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及区内相关单位完成了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本底调查,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惠益分享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支持。
项目组通过调研整理出与广西少数民族有关的传统知识词条250余条,与遗传资源利用有关的传统知识现状案例20多个,通过调研,对广西传统知识受威胁现状、威胁因素、保护措施的成效、传统知识惠益分享的实践与挑战做了系统的分析。在案例调研的过程中,根据所选调查点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炼了当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内容和特点,明晰了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试点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为下一步建设ABS项目相关的数据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于2016年正式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缔约国,为配合国家履约进程,国家组织了三个省(区)开展“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作为示范,广西作为该项目的试点示范地区,本身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各民族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总结出的相关传统知识,收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在遗传资源保护和传统知识传承受到各方面威胁的今天尤为迫切,也是实现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建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