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发现新物种——桂北琴蛙

2022-12-28 09:49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作者: 杨海菊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为推进漓江流域智慧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支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深入服务漓江生态保护。近期,广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试点监测项目,针对两栖动物、鸟类、蝴蝶等环境指示生物布设固定样地进行监测。

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监测现场踏勘

截至目前,在漓江流域固定样地中共监测到两栖动物2目9科26属2315只,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猫儿山小鲵、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虎纹蛙和富钟瘰螈。其中,在漓江流域发现了两栖类新物种,并依据其分布范围命名为桂北琴蛙(Nidirana guibeiensis)。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新物种生活在海拔300—1300米之间,生境多样,包括稻田、阔叶林的静水池边或灌草丛,目前在桂林兴安县及资源县都有分布,存在一定的野外种群。此外,还监测到红吸盘棱皮树蛙(Theloderma rhododiscus,属于第一次在漓江流域记录到的新分布的两栖动物。

桂北琴蛙 陈伟才 摄

吸盘皮树蛙 伊剑锋 摄

本次监测发现,7种两栖动物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分别为濒危的虎纹蛙和猫儿山小鲵、易危的棘胸蛙、棘侧蛙、版纳大头蛙、瑶山肥螈和富钟瘰螈;4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分别是极危的猫儿山小鲵、濒危的棘侧蛙、易危的棘胸蛙和富钟瘰螈。与2012年相比,在连续开展监测的样地中,两栖动物多样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优势种个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发现了两栖类新物种和物种分布新记录,这些均反映了漓江流域生物日趋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我区漓江生态保护工作成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