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复元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生命摇篮

​​​——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活动

2023-05-25 09:01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作者: 岑国林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开展了以“复元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生命摇篮”为主题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活动。

5月22日上午,广西海洋站作为协办单位,组织科普工作人员参加了北海市“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活动中,科普工作队员热情地向群众开展宣传。“大家看,这些都是我们在海边常见的蟹类、贝类、多毛类生物,别看它们体型小,它们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普工作队员一边向群众展示生物标本,一边耐心给他们讲解。此次活动,科普工作人员通过播放生物多样性科普视频、发放宣传手册、展示生物标本等方式,向过往的群众宣传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海洋环保意识。

科普工作队员给群众耐心讲解生物标本

现场播放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普视频

向过往市民发放宣传手册

5月22日下午,广西海洋站举办了“复元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生命摇篮”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北海中学近6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分为参观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展厅和生态实验室两部分。

“最近几年,北海涠洲岛来了一群神秘的巨兽,它们频频现身涠洲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布氏鲸!”“没错,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布氏鲸,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通过识别脸部特征或者指纹就可以区分不同的人,但是布氏鲸没有手,是靠什么来识别呢?是靠脸吗?当然不是,研究人员发现,布氏鲸其实有一个大指纹——那就是它们的背鳍,我们正是通过这个背鳍来识别布氏鲸的不同个体”。在科普展厅,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聆听着讲解员认真讲述布氏鲸的监测与保护。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参观了科普展厅的“走进海洋”、“监测海洋”、“保护海洋”和“展望未来”四大板块,并重点对海洋生态监测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学习。

在生态实验室,技术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生物鉴定的目的意义、如何开展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生物鉴定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情况。同学们对生物鉴定知识、显微镜等仪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个一直在蠕动的东西是什么呀?”同学们一边认真观察显微镜里生物的形态结构,一边好奇地问道,“这是海洋浮游动物,它们体型非常细小,大多数是用肉眼看不见的,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浮游动物的种类极多,在水层中分布也比较广。”说着讲解员拿出浮游动物的图谱,边翻给同学们看,边进行详细讲解,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过了一把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样品的瘾。“请问,有谁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吗?”“对了,生物多样性包括宏观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到物种多样性,再到微观的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大家看到的这些海洋生物只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更是整个生物多样性的一角。每一个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重要意义,它们相互依赖和制衡,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共同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海洋生态保护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海洋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此次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普及了保护海洋生态资源的知识,唤起广大社会群体,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共同携手保护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