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5日,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承办的2023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培训班在桂林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和其他涉海部门相关业务人员53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邀请了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等专家、教授为与会学员授课。
此次培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海湾建设”为重点,为学员制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和典型经验模式》、《海洋保护区和滨海湿地监测与保护实践》、《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监测技术》等精品课程,着力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队伍的能力。课堂上,授课老师向学员全面深入讲解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职责以及滨海湿地、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等监测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讲解,授课老师讲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同时,培训班切实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行动学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要求,首次将行动学习法引入到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培训中,以促进海洋监测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同步提升。在《行动学习——围绕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课堂上,授课老师用激情、紧张、活泼的授课方式,将学员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就如何解决广西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问题、如何推进广西美丽海湾建设、如何提升环境监测支撑环境管理的能力、监测人员如何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等四个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有趣的组间竞赛和互动,极大地激发学员们参与探索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学员们破解难题的能力。
行动学习法课程上学员分组开展热烈讨论
此次培训班通过将理论与实际工作、业务与思想教育、监测与管理责任、课堂与行动实践等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学思想、强党性的成果转化为重实践、建新功的实效。近年来,全区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培训班,逐步由单一的监测技能培训向监测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训的转变,并紧跟“大生态、大保护”新格局要求,聚焦行业重点难点问题,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能力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为协同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