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2月28日,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中心承办的中国—东盟“共植低碳林,一起向未来”活动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举行。自治区副主席眭国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二级巡视员吴万洲参加植树活动。
自治区副主席眭国华参加活动
植树活动现场
中国—东盟“共植低碳林,一起向未来”活动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起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保护行动,旨在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创未来绿色低碳的美好家园。这项活动自2022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是第三届。
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与东盟各国地理相连、休戚与共,与东盟一起开展此次活动,携手以“根深叶茂、固土涵源”的行动守护生态命脉,是携手应对气候危机、共创绿色低碳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厚意义。
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代表,广西民族大学的老师和留学生代表等,合力种下了近百棵代表绿色低碳和深厚友谊的黄花风铃木。植树结束后,大家在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上挂上了心愿卡,留下了美好的祝福。“我是第一次在中国参加植树活动,感到很开心,既能保护生态环境,也能结识新的朋友。”广西民族大学柬埔寨籍留学生安万达表达了喜悦之情,他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在中国参加更多类似的环保活动。广西民族大学越南籍留学生黎道重则表示,希望能通过与中国的同学、朋友共植一颗树的独特方式,祝愿中越关系越来越好。参加种树的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阮氏红告诉记者,广西是中国生态绿色的典范,环境整洁优美,为越南各地提供了值得借鉴学习的优秀范例,双方可加强环保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经验交流。广西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愿与东盟各国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合作与交流,发挥各方力量和资源优势,推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走深走实,助力地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助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广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念好“山水经”、种好“绿化树”、打好“生态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连续16年每年度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森林碳汇能力稳步提升,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优势成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