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第六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2025-04-18 10:4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 廖卉 刘慧琳 文/图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第六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合影

全球碳盘点是《巴黎协定》框架下的重要机制之一,旨在定期评估各缔约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碳卫星在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碳盘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以来,在国家战略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卫星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成功发射了包括“碳卫星”“风云三号D星”“高分五号01/02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5颗具备全球温室气体探测能力的卫星,成为全球拥有最多温室气体探测卫星的国家。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卫星遥感温室气体数据应用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支持政府开展气候治理和双碳政策的实施,4月15—16日,第六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广西分中心)联合主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徐泓、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赵现纲、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全文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兴赢致辞

张兴赢此前长期专注于卫星温室气体的监测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开幕式上张兴赢指出,碳卫星技术的发展为全球开展碳监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五年来我国科学家攻克卫星平台和载荷设计制造、高精度数据处理和数据同化应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难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面对全球碳盘点,我们还需要继续攻克一系列前瞻性的技术,来更好地实现对碳源汇的精密监测,更好地服务政府“双碳”战略的实施。

张兴赢在交流中对下一步碳卫星监测如何更好地助力广西的碳排放管理工作提出了展望,希望与会专家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更好地将碳卫星的技术和产品在地方应用落地,同时建议广西加快建设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形成碳污协同观测能力;聚焦广西碳排放热点及重点生态系统,多渠道拓展监测深度和广度,通过强化数据挖掘与协同应用,为广西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持,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来自航天系统、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科研人员、以及气象和环境领域的6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卫星遥感温室气体技术发展和应用”主题,就当前正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一代全球碳监测卫星与应用示范”项目组群的研究进展作了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温室气体遥感监测的卫星平台技术、卫星载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产品验证和数据应用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汇报和讨论交流,为我国即将发射的碳监测系列卫星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支撑。

第六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现场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