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缅甸震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4月24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援助缅甸赈灾物资捐赠仪式在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举行。缅甸驻南宁总领事凯素琳,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出席活动。
张兴赢出席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援助缅甸赈灾物资捐赠仪式
缅甸3月28日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缅甸带来了巨大灾难。张兴赢表示,中国和缅甸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两国人民胞波情谊深厚。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缅甸强震牵动着广西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亮亲自部署并带头捐款,近800名干部职工共捐款6.75万元人民币,并捐赠方便面、应急急救包、口罩、毛毯等救灾物资,希望能够为灾区送去广西人民的爱心和温暖。相信缅甸政府和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下,一定能够团结一心,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患难见真情。每当缅甸遭遇困难,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次广西生态环境厅的及时援助更是充分体现了缅中两国人民的浓厚情谊。”捐赠仪式上,缅甸驻南宁总领事凯素琳对广西生态环境厅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当前,缅甸上下正在全力抗震救灾,工作已转入疫情防控和恢复重建,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将尽快将此次捐赠物资送回缅甸,帮助震区民众渡过难关。
张兴赢与凯素琳会谈
期间双方举行了会谈。张兴赢对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广西生态环境事业发展表示感谢。2025年是中缅建交75周年,广西愿与缅方服务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合作。张兴赢向凯素琳详细介绍了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绿色青年使者入桂行、中国—东盟共植低碳林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领域国际交流活动的总体考虑和活动安排,热情邀请缅方参加活动,共同推动区域环境政策对话与行动共识,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年交流互鉴,创新打造绿色人文交流品牌。中国(广西)—东盟生态环境科技联合研究院是广西牵头谋划的生态环境国际性产学研综合研究基地,正在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联合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科技需求推进建设,张兴赢希望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推荐邀请缅甸优秀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人才资源参与联合研究院建设,共同打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合作的区域样板,让更多合作成果惠及两国民众。
凯素琳表示,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门户,缅甸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与广西的交流合作。尽管当前缅甸国内正在全力开展灾害重建工作,但参与广西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活动仍是优先领域。缅甸将出任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缅甸将通过这一平台,深化与广西在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将积极协调缅甸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协会等积极参加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绿色青年使者入桂行等对外交流活动,并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中国(广西)—东盟生态环境科技联合研究院建设,提升缅甸生态环境保护科研能力,推动缅甸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凯宁素参赞,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气候处、机关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