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守法不扰 违法严管

——广西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差异化监管

2020-07-03 09:27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的情况下,我们环境执法人员尽量减少对企业现场执法的频次,主要是通过在线监控和无人机巡察来监督企业是否守法生产。如果发现异常,我们会立即要求企业整改。” 近日,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有关负责人带队对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家企业进行督察时如是说。

为了督促企业守法经营,南宁市生态环境局近期通过实施《南宁市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单》,把8类490家排污企业纳入首批环境执法监督正面清单,实施期限至2020年9月底,这期间内,只要企业按规定要求正常生产,环境执法部门可免于或减少对其进行现场执法检查。 

如今,为了避免环境执法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南宁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对企业进行巡察,对企业生产厂区、排污设施中的烟囱、污水处理池进行空中巡察,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污染迹象。而这,也是我区生态环境部门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 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管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涉及的双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的一个缩影。

“充分发挥无人机高速巡航的性能,使用航线建图航拍,一次飞行多亩土地取景,再利用图片拼接软件生成正射投影图,批量处理取景图,有利于迅速发现企业排污异常、焚烧秸秆、散乱污、工地扬尘等环境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说。据介绍,采用无人机对正面清单内企业进行远程执法,充分发挥了无人机机动性好、巡查范围广、拍摄画面高清、拍摄角度灵活、信息传输方便快捷等多方面优势,既有效的提升了执法效率,又很好的解决了执法人员在处置时效性强、隐蔽性高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中监管难、取证难的短板,同时对排污企业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据了解,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着眼服务经济发展,兼顾好监管的力度和服务的温度,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方式融合,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预,制定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已经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稳定达标、环境信用良好的重点企业,减少抽查频次,从而更好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通过细化分级分类,推行排污单位差异化监管。将监管对象细化为一般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特殊监管对象三类,针对不同监管对象采取差异化监管,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检查对象被抽查概率。在确保最低抽查比例基础上,根据企业污染程度、违法情节严重程度、环境风险等级等进行分类分级,合理设定抽查比例。2019年至今,三类对象平均监管频次分别0.25次/年、0.99次/年和1.87次/年,有效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运行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帮助基层一线精准化监管。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为依托,开发建设了污染源日常监管随机抽查管理系统,规范计划制定、名单抽取、结果公示等各项抽查工作程序,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1200余套移动执法终端、1000余套执法记录仪,提升环境执法硬件能力。组织全区环境执法人员开展“千人培训”,有效提升基层环境执法工作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涉及的双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将涉及大气、固废、辐射、生态环境监测等7项行政检查事项纳入随机监管范围。积极协调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检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列入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污染源动态信息库130个,涵盖污染源企业4.5万家;建立环监执法检查人员信息库130个,入库监察执法人员1046人。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我区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执法检查698批次,抽查检查对象13679家;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22批次,抽查检查对象128家,随机抽查发现并查处环境问题508个。所有信息均按照要求及时公开,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从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微信
    微博
    客户端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