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区内要闻

广西:建设八桂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2022-08-21 18:50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未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广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生态保护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同时积极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共建八桂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广西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在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丽的冠斑犀鸟正在林间觅食。黄嵩和 摄

一头中华白海豚在钦州市三娘湾海域游弋。黄杰斌 摄

在就地保护方面,广西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有效保护了广西90%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82%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31%的红树林湿地。在迁地保护方面,通过建立动植物园、物种种质基因库(圃)、禽畜保种场、保存库等多种形式,收集了5000多个植物种类,保存了6万余份作物遗传资源,并成功实施了兰科植物、德保苏铁、黑颈长尾雉、大桂山鳄蜥等多项珍稀野生动植物“再引种”或野外放归工程。在政策法规方面,2021年9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办法》;2022年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提升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能力和水平。

广西大力开展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外来入侵物种、重要野生生物物种资源原生地保护和受威胁状况等调查,在弄岗、大瑶山、猫儿山、木论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定位观测。广西涉及白头叶猴、黑叶猴、东黑冠长臂猿、穿山甲、瑶山鳄蜥、冠斑犀鸟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与人工繁育工作有效推进。

加强与邻国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成功实施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其中山口和猫儿山两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山口和北仑河口两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7年4月25日,广西正式启动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发的国际履约项目试点工作——“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家框架项目”,目前已完成示范点罗汉果、金花茶等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开发利用的调查等工作。这对提高广西各级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了解,加强各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的能力建设等都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万物有灵皆可诗。展望未来,广西将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加大投入国土绿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断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绿色家底”;持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专题宣传科普活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为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微信
    微博
    客户端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