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广西最美环保人”选树宣传活动,是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广西生态环保故事的有效举措。2018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已连续5年开展“广西最美环保人”选树活动,共评选出85名最美环保人。从“广西最美环保人”这个光荣群体里,走出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海保,全国“最美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23年度法治人物”焦延雄等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标杆。
回望2023年奋斗之路,在全区生态环保铁军的不懈努力下,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位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评国家优秀等次……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本版将介绍广西生态环境系统20位“2023广西最美环保人”的先进事迹,他们分别来自执法、应急、监测等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他们不畏困难、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默默坚守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为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力量。
游琼梅:深耕26年的生态环保“铁娘子”
游琼梅,崇左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至今已26年。游琼梅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这是广西首个得到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的农村连片整治项目,获广西全区推广。她敢于创新,率先在全区探索实施在线监测自主验收工作。她用26年的青春,默默守护一方碧水青山。
范磊:争做生态环保科研“带头人”
范磊是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一名科长,已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5年。作为广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检测质量监督检查和广西建设用地土壤详查质量控制专家,他多次带队参加土壤质量检查工作,得到自治区监测中心的好评。范磊深耕细作发挥工匠精神,因在提升科研能力和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和“南宁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等称号。
邓琰:奋战在海洋监测战线上的“女哨兵”
邓琰,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技术与总工室主任、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广西三八红旗手。在从事生态环保工作的16年里,邓琰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在撰写海洋环境质量报告等各项综合分析材料中创新引入趋势预测等模块,不断优化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从内陆到海岸,从近岸到近海,邓琰监测调研的身影遍布广西各海岸线,为当地政府污染防治攻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许明发:做核与辐射监测的“带头人”
许明发,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总工程师。作为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者,工作15年以来,他始终奋战在辐射监测一线,按时完成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铀矿冶及水冶系统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等工作,共组织开展辐射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超2000次,为全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覃彩兰:以初心使命守护一江碧水
覃彩兰是柳州市鹿寨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从事生态环保工作已有15年。多年来,她积极推进河流沿岸入河排污口整治,深入企业排污一线,排查工业园区管网走向,督促实施中心工业园雨污管网改造,指导30余家企业完成污水管网错接漏接整改,加大对石榴河等重点河流沿线排水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助推柳州市水质保持全国前列。
陈汉琼:认真处理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及时化解矛盾
陈汉琼,东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四级主任科员,已从事生态环保工作26年。作为12369环保举报热线接话员及信访办理员,工作中她认真处理好每一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回访率、结案率均达100%。2021年—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汉琼主动参与东兴市网格疫情防控工作,并多次进入“高风险区”,从一名生态环保卫士化身防疫战士,完美诠释了生态环保铁军精神。
倪维军:铁腕治污绝不能手软
倪维军是桂林市灵川生态环境局气环境管理股股长,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有22年。多年来,他始终严格执法、铁腕治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查办环境违法案100余件,处罚1100余万元。对某砖厂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违法排污行为,开出了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灵川县首单查封决定书,以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底线。
林传松:勇当“排头兵”争做“急先锋”
林传松,梧州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梧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5年。10多年来,他几乎跑遍了梧州市大大小小的工业区,累计排查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200多家,妥善处置了“4·13”岑溪市澳利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外溢拉丝油液体事件、“5·13”岑溪市三堡镇石浆临时堆场塌方事件、“3·17”苍梧亿丰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废水泄漏事件等多起突发环境事件,有效防范与化解了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
刘璇:用心用情当好生态环保铁军
在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15年的刘璇,是北海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的科长。她长期奋战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牵头开展了市级企业用地调查风险筛查纠偏工作,并以99分全区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自治区的验收评估;组织编制《北海市2022年重点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建立清单问题共37个,不断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组织银滩美丽海湾创建和申报工作,2023年,银滩海湾顺利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李健:守护蓝天白云的生态环保“老兵”
李健是贵港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机动车中心负责人,也是一名从事生态环保工作28年的“老兵”。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督查行动中,他带领督查组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地工作,以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及道路施工等重点区域,木材加工、汽车修理等重点行业为切入点开展精准执法,为贵港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邹青池:做生态环保业务的“多面手”
邹青池是北流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1年。多年来,邹青池先后在监察大队、监测站、执法大队等岗位任职。在执法大队工作期间,他积极探索“平战”结合、“业务+执法”新模式,建立“局队站合一、执法下沉”新机制,全面提升辖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合力。担任监测站站长时,他积极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推动质量体系建设。
黄永杰:从生态环境技术员到执法能手
黄永杰,百色市田东生态环境局四级主任科员。从一名生态环境技术员到生态环境监察员,黄永杰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顽疾,他充分运用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科学精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此外,他还参与查处辖区内各类环境行政案件200余起,累计处罚金额达1000余万元。
何建军:勇挑大梁狠抓生态环境整治
何建军,贺州市生态环境局应急中心副主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4年。工作中,他临危受命,担任“市整治办”业务负责人,与同事们一道起早贪黑,开启“5+2”工作模式,全力加强环境整治工作。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的何建军,心里装的都是工作,仅2022年,就协调启动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处置10次、历时57天,全年行程两万余公里,巡查足迹遍及贺州市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督促整改问题超200个,切实挑起环境整治工作大梁。
张静:用奉献彰显生态环保人担当
张静是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一名科长,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6年。作为一名执法人员,张静严格执法,强化企业监管,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参加工作以来,她承接了综合办公、环境信访、排污费征收、在线监控、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等工作任务,在平凡又琐碎的岗位上辛勤付出,为河池市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杰莉:坚守平凡岗位践行初心使命
吕杰莉,来宾市象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工作11年来,她曾牵头查处象州县迄今为止最大一起跨市转移危险废物案件,挽回经济损失近900万元。她牵头办理的象州县石龙镇某制砂厂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案,获评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1年环境行政处罚优秀案卷,并作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典型案例宣传。
罗栋源:埋头苦干钻研生态环保科研业务
罗栋源,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执行主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2年。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深入工业园区、历史遗留矿山和废弃矿窿、尾矿库等污染现场一线,并在广西成功打造了“修复+开发”模式的岩溶丘陵区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示范基地。此外,他还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环境标准制定等研究项目10余项。
银媛媛: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银媛媛,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三级主任科员。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16年时间里,银媛媛分别在中心试验室、综合技术室、水质监测科、自动监测科工作,多次作为专家参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区级审核和现场核查工作,并连续10余年编制《桂林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赵华峰:生态环境监测战线上的“行家里手”
赵华峰,自治区防城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广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广西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和防城港市环境应急专家库成员,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4年。他始终奋战在环境监测一线,2016年以来,共组织120人(次)221个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持证上岗考核,有效提升了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粟日荣:热衷事业改革的攻坚先锋
粟日荣,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三级主任科员,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1年。粟日荣专业能力扎实,热衷推进监测事业改革。她独立编制一系列方案和制度措施,将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大幅提高;组织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换版,完成垂改后第一次质量体系制度改革;热衷推进资质能力突破,抓业务培训上千人次,不断强化队伍能力建设。
李程峰:做“南阳实践”经验的推广者
李程峰,南宁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宁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南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主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7年。他积极推动“南阳实践”工作实施,开展左江、右江、郁江、清水河、红水河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工作,制定应急响应方案路线,有效应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2022年,南宁市在华南片区“南阳实践”工作视频座谈会上作成果演示汇报,得到生态环境部专家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