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消息,广西疏堵结合推进蔗叶禁烧和综合利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全国前列。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和糖业部门创新在柳州、北海、来宾、崇左4市开展糖企包干处理禁烧区蔗叶试点,试点城市在破解蔗叶焚烧“冬大难”问题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蔗叶平均离田率提升了约20个百分点,来宾市近5个榨季首次实现消除重污染天,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记录。积极探索推广糖料蔗分步式机收、蔗叶离田等模式,基本建立起了“制糖企业+秸秆利用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划片砍运、集中剥叶、分片收储、规模利用”收储运用体系,极大助力辖区空气质量改善。
2023年,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9%,PM2.5平均浓度为26.4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分别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5和第10位,重污染天比率为0.0%,国家考核广西的3项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全国前列,群众蓝天幸福感持续提升。
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督导。成立厅级领导带队的14个督导工作组,先后与895个各级政府、单位开展座谈,发现5619个涉气问题,整改完成率超95%,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气环境问题。协同推进多污染物治理。累计排查发现的涉VOCs问题整改完成率为97.7%,长流程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体完成率达89%;遥感检测发现超标机动车8.46万辆次,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查验9585台次。保障首届学青会空气质量。赛事期间发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信息200余条,全区检查各类涉气污染源8800家次,赛事期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开闭幕式及主场举办城市南宁市11天中有10天达一级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