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攻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蓄势赋能、破局开路。
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
方向问题关乎改革性质和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大问题,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阐述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原则方法、重点任务,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广西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将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建设各领域全过程,以科学理论引领深刻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的伟大变革,面临任务之重、触动利益之深、攻坚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广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机制,对中央有具体改革要求的,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一竿子插到底,原原本本落实下去;对中央提出原则性改革要求的,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细化实化改革举措,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广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广西改革发展和广西各族人民,对广西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既有战略层面的科学指引,又有实践层面的方式路径。特别是2023年12月考察广西时提出的“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重要要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改革思想、改革方法、改革要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桥”和“船”。广西深刻领悟、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要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部署推进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持续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坚定不移解放思想、创新求变,着力解决“人”的问题、“体制”的问题,打开思想“总开关”,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在事关发展全局的体制机制上革故鼎新、大胆突破,坚决打破阻碍高质量发展的条条框框,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机制,以激励干部敢为引领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坚定不移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着力解决“路”的问题、“方向”的问题,凝聚向海发展共识,拓展向海发展空间,做深做实开放平台,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加快打通广西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改革开放崭新局面。广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目标任务,统筹推进20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破解一系列发展难题,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广西科技发展滞后,人才短板突出,科技与产业融合不足,支柱产业数量不多、体量不大、链条不长,必须依靠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西“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我们牢记嘱托,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成立自治区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主抓力推,有效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2023年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34%,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国排名创历史新高。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构建体现广西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4篇强产业大文章,形成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6个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把产业园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组建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实施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牵引深入推进产业园区体制改革,整合打造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及其协同发展区,构筑“4+3+7”矩阵式园区布局。今年上半年,沿边临港产业园区4个片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76%,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为我国南方生态筑牢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广西是全国岩溶(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广和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承担着维系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谆谆教诲和“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的殷切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切实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稳居全国第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保护清单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探索推进“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漓江“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综合治理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粤桂两省区九洲江流域环境联合治理模式成为全国典范,那考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支持旅游、康养、文化和现代特色农业等生态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抓实抓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研究部署,释放了改革重要信号。广西一定坚决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共识,锚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1+1+4+3+N”目标任务体系,接续奋斗、勇毅前行,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我们将自觉锤炼过硬专业本领,深刻把握规律、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抓改革的能力水平。坚持政策为大谋划推进改革,吃透吃准中央精神,围绕国家赋予广西的“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使命,找准切入口和发力点,推出一批紧扣中央部署、切合广西实际的改革举措,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坚持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持续推进一批重大改革集成,打好改革组合拳,强化改革举措优化整合和衔接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坚持重大改革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积极为改革发展探新路、作贡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坚持不懈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形成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健全上下联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专项改革方案对接落实、改革任务项目化推进、联动协同攻坚等制度,压紧压实改革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健全改革激励和约束机制,改进督办督察工作,完善改革绩效考评制度,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和支持改革创新。开展改革先进表彰,宣传改革典型,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