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区内要闻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⑪丨东方天籁

2024-07-26 08:54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绿色映底蕴,山海见初心。广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生态质量、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等均居全国前列。随着环境改善、保护力度加大,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变多了,种群数量也增加了。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八桂大地上这些珍稀的精灵,感受万物蓬勃生长,念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山海经”。

“广西弄岗,为全球鸟类保护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中国范本。”

7月15日至18日,非洲卢旺达,全球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代表大会上,来自广西大学林学院的鸟类专家蒋爱伍,带来人与鸟的故事,感动众多与会同行。

位于龙州、宁明两县交界处的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种样貌平凡、性格羞怯、小而强壮的鸟儿——弄岗穗鹛。

图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弄岗穗鹛。蒋爱伍 农正权 摄

它们常年生活在这片北热带石灰岩季雨林中,在岩石的洞穴里做窝、缝隙里觅食,是喀斯特森林特有鸟类。

蒋爱伍和他的导师、著名鸟类学家周放教授,2008年在此发现并命名了弄岗穗鹛。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动物学家发现、描述并命名的唯一一种鸟类新种,也是唯一以广西地名来命名的珍稀鸟类。此前,科学家们并不认为喀斯特地貌能形成特有鸟;而早在百年前,中国境内1507种鸟中的绝大多数,已被外国博物学家以发现者的姿态抢先命名。

图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弄岗穗鹛。蒋爱伍 农正权 摄

“飞行的鸟儿很容易被观察到,但是弄岗穗鹛生活在密林之中却不爱飞,难被发现。”蒋爱伍告诉记者,自2005年初到弄岗,他便以喀斯特鸟类为研究对象,19年间进出这片山林三四百次,长则数月,短则数天。

山间鸟叫,此起彼伏,或轻若虫鸣,或响彻山谷,被茂密的森林吸收,又在悬崖峭壁上回响。

“听听这个叫声,形容一下鸟的样子?”每当蒋爱伍这么问,协助其工作的弄岗保护站护林员卢荣和农伟宏,就会描述出与叫声对应的鸟的特征,再由蒋爱伍判断它们属于哪个类群。

“在地面‘叽哟叽哟’叫的是棕胸雅鹛,在林下叫得像冲锋枪射击声的是普通夜莺,叫得最响又深藏不露的是长嘴钩嘴鹛。”就这样,蒋爱伍识别了几百种森林鸟类,也慢慢和当地人处成了朋友。护林员们则弄懂了那些鸟儿的学名。

弄岗穗鹛一夜成名,成为明星鸟种,世界各地的鸟类专家纷至沓来,期待有幸得见。为方便专家观察,卢荣用两年时间,说着“鸟语”,通过补水和喂食,一步一步,将一窝穗鹛从深山引至田园附近。

生于兹长于兹,熟谙山间鸟兽虫鱼,也擅长捕猎各种野生动物,但是,卢荣很珍惜弄岗穗鹛对自己的信任,他和村民们都不再打鸟捕猎。

2016年,龙州县决定发展观鸟经济,做大生态保护这篇文章。各部门到陇亨、汪那、楞垒等村屯调研、动员、科普,5年间开办各类培训班150多次,教做饭、教礼仪、教法律、教管理,改厨改厕,改路改水,修房修院,1083个村屯小区开通网络,南友高速公路直达逐卜乡。观者群至,当地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图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弄岗穗鹛。蒋爱伍 农正权 摄

观鸟客栈建起来,百鸟图绘在白色外墙上,弄岗穗鹛、印支绿鹊、白寿带、小仙鹟、蛇雕、冕雀……衔枝而来,啁啾而鸣,山谷间的百鸟群英会仿佛永不落幕。

农伟宏率先考取中国观鸟导游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全乡陆续有了40名专业“鸟导”。他们熟悉密林幽径,知晓百鸟鸣声,保护鸟巢,引导观鸟拍鸟。

“长期与鸟儿打交道,人变得像鸟儿一样勤劳,眼界也像鸟儿一样开阔。”作为年轻一代,卢荣之子卢海恒积极倡导科学观鸟、念好致富经。朋友圈发鸟图,客栈贴鸟画,书架摆上“鸟百科”,“鸟导”成了“鸟博士”。他说:“在我们心里,鸟儿最美。”

每年10月,雨水丰沛的夏季过去,鸟儿们就要回来了。村民们在村庄附近的山林里建小水坑,吸引鸟儿喝水洗澡。水坑外七八米甚至三四米,扯上伪装网,就是观鸟点。冬春鸟儿进入产卵繁殖期,大多数选择在人类栖息地附近筑巢,有的与人等高,简直是对观鸟者的厚赏。

那时节,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与嘤嘤唧唧的鸟叫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弄岗独特的天籁。

人与鸟相互信任、和谐共生。

蒋爱伍感慨地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热爱鸟类。新发现改变了一个地区一群人。”

报纸版面截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