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区内要闻

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是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久久为功的生动缩影

2024-10-29 08:36     来源: 央视新闻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0月28日,记者从广西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西持续厚植“金不换”生态优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在广西正不断呈现。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正是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久久为功的生动写照。

今年1—9月,广西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全国前列,全国水质排名中9市进入前30名、5市进入前10名,其中,柳州市居第一位,桂林市居第三位。广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保持全国第三。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自然保护区78个(国家级23个),陆续发现植物新种50余种,新增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6种。布氏鲸、中华白海豚、东黑冠长臂猿等珍稀动物频现,白头叶猴保护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桂林市副市长龙杏华表示,桂林入选“自然城市”平台,这一国际荣誉不仅让桂林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行动成效在全球城市脱颖而出,更进一步提升桂林的全球吸引力和国际认知度,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带来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桂林全力推动生物资源高质量保护。目前桂林市共有32处自然保护地,其中自然保护区12处,风景名胜区4处,森林公园7处,地质公园4处,湿地公园5处,面积62.4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45%。全市境内已知维管束植物种类3120种,特有物种繁多,生物群落结构多样。近年持续发现新物种桂北琴蛙、风筝果等野生动植物,桂林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下一步,桂林市将以入选“自然城市”平台为契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保护好桂林山水,深入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优厚的自然生态与500万常住人口相依共存,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更加和谐,再创“桂林经典”,助力桂林全面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竑表示,生态优势“金不换”,广西山水秀美,群山环绕,山海相连。漓江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德天瀑布是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涠洲岛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广西是全国重要的森林生态优势区和森林资源富集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61亿吨,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红树林面积居全国第二。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901亿立方米,全国第四。食糖产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水果产量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中国长寿之乡”有37个,全国最多。

近年来广西出台50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办法,持续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增长明显,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由2003年的598只增加到目前的1400多只,东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由3群22只发展到5群40多只,涠洲岛海域附近累计识别布氏鲸60头次,北部湾的中华白海豚数量360多头。推动建立青秀山等濒危野生植物保育基地,积极开展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2021年以来,望天树、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瑶山苣苔等共回归3800多株。

同时,广西实施全区160个森林样地植被多样性试点监测。2021年以来,广西每年均有新物种被发现,代表性物种主要有桂北琴蛙、花坪白环蛇、大明山竹叶蛙、大瑶山琼楠、石山油桐、猫儿山香茶菜、全州樱花、都安蜘蛛抱蛋、河池首冠藤、阳朔风筝果等。2023年,我区科研人员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72.4米望天树,是今中国岩溶地区发现的最高树。2024年,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团队在茂兰—木论片区发现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原生性亚热带岩溶森林,是全球同纬度现存面积最大、分布最连续的原生性亚热带岩溶森林生态系统。

下一步广西将以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为契机,奋力开创美丽广西建设全新局面。一方面,全面推进美丽广西建设。分层级打造美丽广西样板,开展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等美丽系列建设,以点带面全方位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另一方面,全面讲好广西山水生态故事。推进打造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品牌,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