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广西乐业:“天坑之都”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2021-10-18 11:25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韦善康

10月14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荣获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世界天坑之都、世界长寿之乡乐业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壮美广西建设为纲要,举全县之力,以绿色发展为底色谱写的壮美生态诗篇,为乐业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乐业不仅是全国长寿之乡,也是广西桂西北的旅游名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文明立县、康养旅游旺县、产城融合兴县、乡村振兴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升级、旅游富民“四大攻坚战”。在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领域均设置了严格的指标。
乐业县党政有关负责人谈到:“乐业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抓实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生产、打造绿色生态、推行绿色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和永续发展。” 今年56岁的彭定东是广东清远人,平时喜欢户外旅行,今年国庆期间,他自驾来到乐业县大石围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登山游览,下到天坑底探幽,为了拍摄清晨壮观的云海奇观,专门到同乐镇央林村火卖屯住了一晚民宿,他对这里的生态旅游赞不绝口:“我以前也去过阳朔和张家界,但是乐业跟那些地方不一样,这里的气候凉爽,景色迷人,天坑密布,山奇洞美,云海壮观。”
近年来,乐业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紧密结合“美丽乐业·生态乡村”活动,举全县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开展人工造林绿化、封山育林、防护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石漠化治理、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乐业县甘田镇百乐村等63个行政村严格按照“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的生态村创建标准,积极开展“三清三化”行动,使当地原来的脏乱差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示范引领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甘田镇百乐村等一批乡村清洁成效突出的行政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同乐镇央林村等60多个行政村获得“百色市级生态村”称号。 乐业县坚持“产业强县”战略,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发展,突出发展猕猴桃、砂糖桔特色产业,扩大种植面积,提质增效,打响品牌,带动其他农产品产业发展。巩固有机农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业;优化养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生态水产畜牧业发展。
2018年实现了有机茶认证面积达到5800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有机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有机甜象草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有机大豆种植面积310亩,有机玉米种植面积1000亩,有机肉牛310头,有机产品总量达到26000吨,总产值达到3.86亿元。
乐业县历史悠久,境内有壮、汉、瑶、苗、布依等民族居住,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留下了不朽的人文文化,凝结了经典的红色文化。近年来,乐业县以“天坑文化”为核心,加强了古文化、高山汉文化、户外运动文化、生态养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把文化与旅游元素有机结合,打造了地域风格浓厚、彰显乐业特色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