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前有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和著名民族英雄刘永福,在中法战争中屡次大败法军;后有一群了不起的“英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英雄气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越战越勇。近期国内、区内疫情多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突如其来的钦州疫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打乱了发展的节奏,但这座英雄的城市却逆势而上,各级防控人员白衣为甲、冲锋在前、奋勇当先、日夜值守,构筑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钦城下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以干劲冲天的气势一扫疫情阴霾,展现出一派斗志昂扬、生气蓬勃的新气象,他们就是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钦州监测中心)的“生态环境监测铁军”。
冲锋在前,以身先士卒的政治担当
靠前指挥压紧压实防控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钦州疫情发生后,中心主要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中心班子迅速反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以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通知》,从严从紧原则抓好单位内部各项防控措施。首先,加强办公区管控,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督促干部职工切实做好个人防护;第二,做好人员管控,全面掌握本单位人员动态,编制疫情防控日报表,实行“日报告”制度,全面掌握干部职工“双码”动态,号召积极响应核酸检测行动;第三,加强疫情防控业务知识学习,切实提高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提高群众服务水平。从3月13日钦州市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到3月21日以来,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场所发现,已连续多天实现社会面清零,钦城生态环境监测铁军做到了在最快时间里动员一切力量,稳定人心、有序疏导、形成秩序、有效防控。
知重负重,以一呼百应的使命担当
保障了城区饮用水安全
心系钦城人民饮水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区内疫情初发时,中心主任陆建军率队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疫情防控饮用水安全保障调研监测工作,他表示,要在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出现异常时及时汇报,加密监测,切实保障钦州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当钦州疫情出现上升趋势时,钦州监测中心以时不我待之势,马上开展钦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监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居家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我来”“我上”“我马上到”,一呼百应,防疫人员和监测人员分赴现场和实验室两个战场。
共克时艰,以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
换取了人民群众一片安宁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打赢钦城疫情防控阻击战。3月13日9时18分,“钦州发布”公众号上发布了钦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告,消息一出,钦州全市疫情防控的氛围骤然紧张。钦州监测中心快速应急响应,围绕“全面清零,健康钦州”的创建主题,坚持“党建+网格”防控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无疫社区网格”创建活动。每日安排1名副主任带队的5-10人党员先锋队24小时轮值服务挂点的奥林名城小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检录、蹲卡驻守、防疫宣传、入户登记、社情民情收集等疫情防控工作。
中心领导靠前指挥、一线督战,轮流率队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钦州监测中心的“大白”们,把网格作为战斗单元,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采取“敲门行动”“扫地行动”等强有力办法开展小区入户排查工作。截至3月24日12:00,共派出志愿者100余人次,完成对挂点小区入户摸排登记386户,624人的工作数据。
钦州监测中心党员干部从“白大褂”化身 “红马甲”“大白”,进小区、访民情、走进群众心里。他们协助网格长,把核查信息及时推送到社区,做到无缝衔接,形成信息闭环;协助大米、粮油、蔬菜、医药进小区,保障小区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中心一些老同志虽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在入户排查、核酸检测和物资保障现场,他们依然与年轻干部职工一起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不褪色”的红色精神感染了更多年轻干部,也感动着挂点小区的许多群众。
“奶奶您看,我帮您注册好信息了,您到这边来扫码就可以做核酸了。”钦州监测中心志愿者黄伶慧同志帮助一名因病后遗症双手颤抖的独居老人一步一步注册信息,引导老人到指定区域进行核酸检测。老人做完核酸后还特地过来道以感谢。优秀党员周启艳同志在党支部发出倡议后,放下家里4岁和10岁的孩子无人照看,转头就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前线。她坚定地表示:“这是每个党员应该做的,有大家才能有众多的小家,只能大家稳住了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小家。共勉,加油!”
钦州监测中心的全体干部以时不我待精神,与疫情赛跑、与病毒对决,让人们在疫情突临的惶惶不安中感受到涓涓暖流,安定了人心,传递了共同抗击疫情的正能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前线高高飘扬,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实际行动彰显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