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市县资讯

深化为民办实事 帮扶县站提能力

2022-04-19 11:2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非常感谢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精心组织安排,非常感谢授课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导,这次监测能力帮扶培训很成功,我们受益匪浅,对我们今后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有很强指导意义,希望将来多举办类似培训”。这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举办的2022年采样及现场监测帮扶培训结束后,来自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各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共同心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及2022年第二季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例会精神,落实好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能力提升暨跟班培训工作方案》和《20222023 年广西市级监测能力建设试点方案》及《广西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三年方案(20222024年)》有关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着眼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充分发挥首批自治区级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优势,于414日至15组织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及各县(区)环境监测站业务骨干举办2022年采样及现场监测帮扶培训,以“找准四个点”为工作思路,推动基层监测能力帮扶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应急监测“属地响应、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及“2小时应急圈”的建立和完善。

一、找准制约基层监测机构能力提升的堵痛点

要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关键要找到“点”在哪。在培训前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深入开展调研找到制约基层监测机构能力提升的堵点难点痛点。河池市各县(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技术人员因换岗或流失而人才匮乏,在岗监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县(区)环境监测站基本上处于停摆、实验室处于闲置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制约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二是各县(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参差不齐,总体薄弱,大多数机构无法承担本辖区内的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一般)由市生态环境局管理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的工作三是各县(区)环境监测机构在本辖区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中占据地理优势(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却因技术、能力水平受限而无法把优势发挥出来,难以第一时间对现场进行保护和开展现场监测,难以形成区市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应急大格局,制约应急快速响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加强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尤其是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十分必要又十分紧迫

二、找准面对着面传经送宝答疑释惑的着力点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为来自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及金城江区、宜州、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兰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凤山县等县(区)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5。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搭建好区市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举行开班仪式找准面对面传经送宝手把手答疑释惑的着力点。在开班仪式上,党支部书记、主任林革对各参训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各参训人员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升河池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战能力,共同守护好河池的山山水水。中心副主任张昱坤详细介绍本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和能力建设情况。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及各(区)环境监测站参训代表依次上台,详细介绍各自单位监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并重点针对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业务骨干提问。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最美环保人”——河池市金城江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韦莉萍提出锅炉废气测时采气量不足如何解决、固体废物采样时如何保证采样量达到要求以及砖厂废气监测时滤筒如何恒重等问题。能现场解答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骨干均逐一解答,无法现场解答的问题,在开班式后“清单式”答复。通过面对面传经送宝、手把手答疑释惑,解决基层监测机构棘手难题,引导参训人员在今后工作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积极构建区市县级监测机构协同提升能力的大格局,为建设“六新河池”贡献监测力量,切实筑牢祖国南方重要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三、找准结合现状差别化分层次培训的平衡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结合各基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现状,采取普及式强重点两种模式,在本次帮扶培训中找准差别化、分层次培训的平衡点。一是针对所有参训人员,采取普及式培训方式,重点培训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噪声、植物等采样监测技术。要求各学员带着认识学、带着目的学、带着问题学、带着方法学、带着要求学。二是采取强县站模式加强现有的若干个县级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分别打造成区域监测站,宜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属当前需重点加强的县级站之一。针对宜州站等当前需重点加强的县级环境监测站,采取强重点模式,除了开展普及式培训外,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做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重点加强质量控制技术、质量监督、质量体系管理、辖区特征污染物项目监测等内容的培训,安排优质师资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手把手答疑解惑,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助力宜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尽快形成承担辖区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测和一般应急监测任务的能力,开展好资质认定复评审工作,早日打造成为区域环境监测站。

四、找准党建业务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结合点

在本次帮扶培训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找准党建、业务和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结合点,把党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关于党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关部署要求融入到培训当中。一是注重党建引领,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组织开展“面对面传经送宝,手把手答疑释惑,深化为民办实事,帮扶县站提能力”主题党日活动,由党员业务骨干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分门别类开展现场集中培训教学和实操演练。培训现场党旗随风飘扬,党员胸前党徽熠熠生辉,强化党员业务骨干在帮扶培训中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确保培训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充分发挥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优势,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要求和参训人员多为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在开班式上组织参训人员开展业务知识暨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抢答赛。比赛应时应景,内容丰富多彩,各参训学员喜闻乐见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比赛,提升参训人员监测业务知识储备的同时,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等引导全体参训人员从我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从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安全的政治高度认识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来自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学习了现场采样方法,提升了执法监测能力来自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学习了经验方法,掌握了标准要求,明确了工作方向,深化了业务交流,提升了履职能力。在下一步工作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党旗引领,深化对基层监测机构的能力帮扶,采取跟班实训+下基层模式,紧紧围绕河池市本地环境风险特点及特色监测需求,有计划、分层次推进帮扶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基层监测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推动形成区市县级监测机构协同应对环境风险大格局,不遗余力守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各参训学员代表在开班仪式上依次上台交流发言

开展地表水监测帮扶培训

开展地表水监测帮扶培训

开展污染源监测帮扶培训

开展沉积物采样帮扶培训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