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百色市举全市之力,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等政策机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千方百计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落地,十年来,百色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持续优化,城乡更加温馨宜居,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十八大以来,百色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万峰湖一水连三省(区),水域涉及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以及贵州省和云南省等市县。2021年底,万峰湖沿湖五县(市)讨论通过《黔桂滇三省(区)五县(市)万峰湖联合执法行动工作方案》。今年以来,百色市专门成立了隆林生态环境局万峰湖执法室,配备执法船、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等执法装备,持续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各方巩固提升万峰湖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在万峰湖水域共拆除沿湖钓台、沿岸临时搭建违规建筑物等违建设施15处,清理抬网、地笼网等非法捕捞工具56个,打捞垃圾5吨。得益于多方共同努力,近年来万峰湖水环境和沿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右江是百色人的母亲河,是打赢“碧水保卫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右江上游的澄碧湖水库,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员陆义林正在操控无人机对澄碧河水库进行巡查,这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近年来,百色依托无人机、水面执法船与各级河长协同配合,构筑水陆空监测体系,实现水环境监测全覆盖,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整治,加大河湖库区的镇村污水垃圾治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改造、农业污染控制等方面工作力度,实行跨区合作、智慧检测、长效治理,从严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今年以来,百色市、县两级饮用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100%达标。
10年来,特别是近5年,百色市水利部门深入推进河湖治理,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持续开展河道非法采砂、水面非法网箱养殖、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2022年,百色市还专门针对自治区反馈情况,督促各县(市、区)对发现的河湖“四乱”问题及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坚决予以清理整治,实现动态清零。
自2017年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以来,百色市辖区内大小河流3855条,在册水库工程313座,落实市、县、乡三级党镇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共296人,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分段河长2398名,实现河流河长全覆盖。2020年建立的“河长+检察长”生态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长体制机制。至2021年底全市3855条河流已全部完成管理范围划定,河湖水域岸线管控范围得到进一步明确。2021年完成辖区内3649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近年来,百色市还不断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循环发展道路。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绿色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百色市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扬尘治理,科学防治大气污染。稳步推进降碳工作,加强“两高”项目治理,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排名全区前列。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