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港市始终坚持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通过政策扶持引领和项目示范带动,立足秸秆“五化”利用,积极采取秸秆腐熟还田、秸秆收储离田、秸秆生产青贮饲料、秸秆加工固体燃料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12月19日,笔者走进位于桂平市石龙镇的广西盛顺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秸秆回收工厂看到,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把刚运回来的成捆秸秆进行打散筛选,在经过秸秆粉碎打包机除尘、揉丝处理后,最终加工成适合牛羊等牲口食用的饲料,经过加工后的小方捆饲料能卖到850元一吨。目前,该公司配置有牧草收割机、青贮拌料机、侧碎机、压包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通过收购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秸秆生产加工饲料及销售,年消纳各类秸秆达1万吨以上。
据广西盛顺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梁胜雄介绍:“首先是到田里面用这个机械去打捆。拉回来再经过我们公司挑选,达到良好的那个级别的稻草,用来加工粉碎揉丝做那个饲料,专门是加工这些稻草、玉米秆还有甘蔗叶,我们主要是做三个产品。他们有些村民的自发拉过来的话我们就按照450元一吨回收,现场结钱给他们。去年作业处理这个秸秆利用就达到5000吨左右,目前入库的数量3000吨。”
据了解,桂平市每年的早晚造水稻种植达到120万亩,产生的水稻秸秆20万吨,目前桂平市已引入了4家专业秸秆处理企业,秸秆综合利用处理总量达3万吨。
桂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志权说:“我们引进这个企业到我们桂平之后,对这个秸秆综合利用,减少了这个秸秆露天焚烧,这样对我们整个社会这个空气质量的提高有一个很大的帮助,也减轻了政府部门对焚烧秸秆这个压力。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引回来更多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秸秆都回收回来利用,20万吨是我们的目标。”
近年来,贵港市积极指导各县市区申报农作物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试点项目,桂平市、港北区、港南区已成功申报成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县,通过资金扶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收储离田队伍建设工作,目前依托企业建立的秸秆收储离田队伍有11个。贵港市全市共建立早稻秸秆腐熟还田示范点共31个,实施面积4.34万亩,开展1.8万多亩秸秆打捆离田作业,实施冬种绿肥面积共19.92万亩。在桂平市、港北区和港南区分别建设有一个秸秆还田监测点。在不断探索完善中,贵港市秸秆收储、运输、利用形成了一套“贵港模式”,探索出了“产业强、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