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首条跨设区市深海排放管道——龙潭产业园深海排放管道正式投运,达标尾水排放至深海,这标志着龙潭产业园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工业水处理打通全流程。
广西玉林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是广西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项目对龙潭产业园进一步强龙头、固链条、聚集群,优化玉林乃至广西产业结构,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
为了推进项目进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动靠前服务,会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玉林、北海两市开展北海铁山港深海排污区选划优化,经论证,铁山东港产业园近岸建设临时排污区D1,日排2万吨废水,铁山西港A5深海排污区日排放量60万吨。为推动排海管网建设,自治区成立由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为组长,北部湾办、玉林市、北海市政府以及部分自治区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专班,协调推进。
玉林市、北海市政府及自治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特别是根据12月1日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召开的加快北海铁山港深海排污设施建设座谈会纪要要求,以确保D1深海临时排污工程2022年12月31日前建成、A5深海排放工程2023年12底建成为目标,自治区专班倒排工期进一步细化深海排污工程任务分解表,每周调度,督促协调推动,玉林、北海两市成立市长为组长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分管副市长每月沟通,两市建立专班专人负责制,明确工作分工,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两市还指定联络员,及时沟通信息、协调工作,组建自治区两市参加的联动机制成员工作微信群,每天通报工作进展。
深海排放管道工程的正式投运不仅解决了产业基地污水处理达标后的最终排放难题,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的环境容量,更好地保护陆域水环境及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进一步助推广西北部湾高质量发展,推动向海经济,为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夯实了环境保护基础。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履行专班职责,监督业主做好相关近岸海域水环境监测,全面推动相关深海排放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