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西主场宣传活动在南宁市园博园举办,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活动现场开展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论坛和公众宣传活动。
据了解,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在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知高等植物9494种,野生脊椎动物1906种,红树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时,广西是白头叶猴、猫儿山林蛙等18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的全球仅有分布地,也是中国候鸟向澳大利亚、日本迁飞的重要通道,肩负履行《国际湿地公约》以及国际候鸟保护协定的重要职责。目前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地223个,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场有“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奖互动”环节,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在“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课堂”上,科研院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志愿者为大家授课;“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摄影成果展”则图文并茂地宣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南宁学院一名学生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能增强市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