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市县资讯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发挥生态综合功能:南宁湿地既添“颜值”又增
“价值”

2023-06-27 08: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探索出了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南宁模式”,把湿地公园建成市民家门口休闲、亲水,接触大自然的网红打卡地,使自然与人文融合共生。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据介绍,南宁市湿地总面积为10.90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93%,已建成国家湿地公园两处,即南宁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和西津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南宁市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累计筹措178511.52万元,用于那考河湿地公园、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邕江综合整治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

2023年,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湿地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发挥森林、自然保护地、绿地、湿地、沿江防护林生态综合功能。目前,南宁市已将国家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及生态极重要区的湿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在聚焦系统治理的同时,南宁市还同步打击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行为。如重拳整治涉及重要湿地违法违规问题,积极开展“绿盾”“绿网飓风”等专项行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加大对湿地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2022年,南宁市对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疑似违规建设问题涉及良庆区的7个图斑开展调查,拆除违建房3处。2023年,依法对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取水项目和除险加固项目未批先建问题进行行政处罚、约谈和通报。

为保护湿地公园专门立法

泛舟于南宁横州市的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只见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各种鸟儿时而高空盘旋,时而水面起舞。

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855.6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19.93公顷。前些年,湿地公园大面积发展人工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严重,整个湖水的颜色都是黑的,更难觅鸟类踪影。

横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覃志坚告诉记者:“政府保护湿地公园和让老百姓享受到生态发展红利的结合点就是我们人大代表的工作着力点。农民靠水吃水,长久以来形成了网箱养殖、拦网塘养殖的生产方式,政府要整治这些行为,人大就发挥了将湿地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的作用。”

2016年,《南宁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为保护一个湿地公园专门进行立法,这在全国来说都不多见。

覃志坚介绍,横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了《南宁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专题调研等监督活动,积极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调研视察、代表小组活动、年度主题活动、“人大代表在行动”系列活动等,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切实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南宁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横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开展网箱清理、拦网塘清理、植被恢复、巡护监测,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西津湿地公园主体水质不断改善,湿地公园主体水质从Ⅳ类提升到Ⅲ类,部分区域达到Ⅱ类。

“跟以前相比,水质好了,来的鸟也多了,你看那边灌木丛和滩涂上都是,有白鹭、苍鹭、池鹭,一些鸟从候鸟成为留鸟,说明我们这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巡护员黄永振驾船到白鹭岛附近,自豪地对记者说,他从事这份工作9年,见证了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2022年的本底资源调查数据显示,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有维管植物442种、脊椎动物35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两种。

据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公园自2018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以来,年均客流量约10万人,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

让群众乐享“诗与远方”

“我从小就住在附近,以前这里就是个臭水沟,那考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水好清啊,能看到小鱼在水里游,白鹭在公园找东西吃,我早上来跑步,晚上饭后来散步,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很有幸福感。”在那考河湿地公园健身的市民周柳杨说。

那考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国内首个实施并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的PPP项目,融合了流域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生态修复、厂网河一体化运营等理念。项目实施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获得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较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南方丰水地区内河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在南宁邕江南岸,6月的龟山滨江公园,落羽杉青翠葱郁,水鸟不时掠过水面。

每到周末,露营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市民李莉说:“这里有鸢尾、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营造出的独特湿地风情,不同季节有不同颜色的花海,一步一景,步移景异,这里是我们节假日赏花、望江、观夕阳、品咖啡、遛娃放风筝的首选。”美丽的龟山滨江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乐享“诗与远方”。

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建文介绍,龟山滨江公园属于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PPP项目,在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充分利用邕江两岸滩涂空间,围绕“一江两岸十八园 百里花江”规划目标,以四季繁花为风貌特色,对滨江功能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城市水绿融合,打造“百里秀美邕江”。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邕江沿岸已经形成的景观带,下一步我们将以居民的获得感为最高标准,把这里打造成文旅带、经济带。”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科长罗恩波对未来湿地环境改善和开发利用充满信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