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牛蛙在餐饮市场的火爆,牛蛙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一些养殖户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由此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东安江局部水体富营养化。2022年,牛蛙养殖污染水体和臭气问题投诉占该县环境问题投诉举报件的20%,成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环境问题,苍梧县全面开展非法牛蛙养殖场清理整治行动,2023年1—5月,东安江—新建电站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从去年的Ⅱ类水质提升至Ⅰ类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据介绍,2022年12月1日,苍梧县正式向公众发布《苍梧县关于严禁非法养殖牛蛙的通告》,要求严禁非法新建、改建和扩建牛蛙养殖场,非法牛蛙养殖场限期自行退养,全面拆除和清理养殖设施,恢复土地种植条件,消除污染隐患。截至2023年6月底,全县已自行拆除养殖场共39家,面积619.67亩。
2023年4月11日,苍梧县印发《苍梧县牛蛙养殖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并召开牛蛙养殖清理工作调度会议,针对近年来该县牛蛙养殖数量迅速增加,粗放、无序的牛蛙养殖存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林地、严重污染水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展非法牛蛙养殖场整治工作。
苍梧县各镇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建立了联动执法机制,依法对非法牛蛙养殖场的栅栏、防护网等养殖设施进行了统一拆除,动用大型钩机破坏进水管、养殖场铁棚等构筑物,并通过抛撒石灰灭杀牛蛙、蝌蚪,对养殖场进行全面去功能化处理。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完成清理整治非法牛蛙养殖场69家,整治面积1199.97亩。
“整治开始后,就没再接到群众关于牛蛙养殖污染问题相关投诉了,大家对整治工作效果还是认可的。”梧州市苍梧生态环境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为巩固整治成效,该县还建立了以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镇政府干部等为主体的网格化分片包干制度,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利用无人机加强巡查,对养殖违法排污和违法养殖行为及时查处,防止问题反弹,推动牛蛙养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