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根据群众举报,联合查处了一起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成为当地多部门联合办案让恶意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的生动写照。
今年7月,贵港市覃塘区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多次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反映,进入园区的污水浓度比平时要高很多。贵港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覃塘生态环境局的执法人员意识到,园区内可能有偷排或超标行为,后经对园区企业生产工艺、排水量进行筛查,将嫌疑目标锁定为一家制药企业上。
8月3日,执法人员对这家制药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正常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接有清水管,用清水稀释外排废水,同时3台废水在线监测仪器测量废水的管路上接上了矿泉水瓶。执法人员现场固定有关证据,并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初步查明,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为了给生态环境部门上传的监测数据达标,采取了上述弄虚作假的手段。执法人员将有关情况通报贵港市公安局、检察院,两部门派员到现场指导相关工作,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据了解,2022年以来,贵港市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检察、法院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多次就案件移送、证据固定、法律适用等进行讨论沟通。贵港市环委会组织开展有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参与的“迅雷行动”(行动时间从2022年7月至2023年底),每个工作组配备公安部门人员,重点打击在线监控造假行为和涉危险废物。贵港市生态环境局还与市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海事等部门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信息。
今年3月,贵港市港南区应急局在处置一起火灾事故时,发现辖区某厂房内疑似从事非法炼油,随即将线索移送贵港市港南生态环境局。贵港市港南生态环境局检查核实后,及时将情况通报当地公安机关等部门。之后,贵港市公安部门提前介入,及时掌握了非法油品厂的实际经营人区某及相关人员信息。贵港市检察部门也到现场进行指导。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通过近年来完善机制,加强沟通,现在只要生态环境部门通报有关环境违法问题,公安、检察部门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介入,办案效率更高了。”贵港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贵港市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实施“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内的守法企业主要采取非现场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对恶意偷排偷放污染物,情节恶劣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重拳打击。2022年至今,贵港市在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方面的案件数居广西第一,贵港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2022年全国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
为畅通有奖举报渠道,清理辖区环保“死角”,贵港市生态环境局还通过媒体发布、通信公司群发短信等多种方式,面向群众进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宣传,及时受理登记群众举报案件线索,从严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近年来,贵港市生态环境部门发放有奖举报奖金总数为广西前列,其中2022年最多的一笔为7万元,极大地激励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