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作为中国重要海湾,海洋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健康,开展海洋垃圾监测,给大海“体检”,对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海洋垃圾监测中对海洋垃圾的定义为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三类,是指在海上被人类丢弃、从陆地通过地表径流、因自然灾害等方式进入海洋的垃圾。2023年8月31日至9月1日,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2023年海洋垃圾监测工作,邀请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
统筹谋划、周密部署。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提前踩点、资料查询、座谈共商等方式充分准备并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本次海洋垃圾监测点位设置在钦州市三娘湾,海滩垃圾设3个监测断面,海面漂浮垃圾垂直于海岸线设置1个监测断面并布设3个采样点。监测频次为1次/年,监测项目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海底垃圾(选测)的种类、数量、重量。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监测工作人员分成2组,分别开展海滩垃圾监测和海面漂浮垃圾监测,做到分工明确,提高效能。在开展监测工作前,中心领导对监测人员强调了要求,在样品采集、处理时,积极遵循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时效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
专业指导、提高技能。在开展海滩漂浮垃圾监测时,采用拖网法对海面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进行监测,严格把控下网、放网、拖网、起网操作关。监测小组组长时刻提醒采样人员要注意下网速度、拖网绳长、船舶行驶速度、拖网持续时间、起网速度等关键环节,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强化监测人员对海洋垃圾监测的专业性,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邀请了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吴磊石进行现场教学,吴磊石老师在船上面对面进行微塑料监测业务现场讲解培训,介绍了微塑料现场采样技术细节,并对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吴磊石进行现场教学
业务、党建双融双促。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以海洋垃圾监测为契机,同时组织开展以“当好水清滩净守护者,共建人海和谐海湾之美”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参与海滩垃圾监测的监测人员主要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在现场,党支部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纷纷表示要履行好“当好水清滩净守护者,共建人海和谐海湾之美”使命。“海滩垃圾监测工作采用人工采集法进行监测,所选取的每个监测断面宽度为5m,长度为从浸水边际线至平均高潮线处或植被覆盖区域。”“监测海滩垃圾的种类、数量、重量和来源是海滩垃圾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烈日炎炎下支部党员同时对监测人员进行现场教学。监测人员在接受现场培训后,在小组组长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监测工作,认真记录海滩中心点经纬度、海滩长度及坡度、监测断面长度和宽度、天气状况、潮汐状况等信息。
监测人员在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中基本信息
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是改善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的海洋垃圾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工作需进行研究和实践,作为沿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下一步,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进一步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加强海洋垃圾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垃圾,当好水清滩净守护者,形成全民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监测人员集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