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涠洲岛犹如一块翡翠,镶嵌于蔚蓝的北部湾海域中部。
“玻璃海”、布氏鲸、珊瑚礁……这座我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以绝佳的生态环境,火山地貌和“水火交融”的景观,每年吸引超百万人次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泛舟涠洲岛“玻璃海”。冯国庆 摄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涠洲岛将生态当作发展的基础和命脉。
2018年以来,一次次“微探索”“真实践”催动一场生态文明“蝶变”在这里悄然发生,涠洲岛的生态持续向好。2024年5月,生态环境部揭晓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涠洲岛上榜。
转化,从厨余垃圾到有机肥料
“咔嚓!”伴随着清脆的剪刀声,一颗红彤彤的火龙果落在了四川游客林女士的手上,她兴奋地呼唤同伴拍照。
暑期旅游旺季,涠洲岛疍家海岛休闲农业示范区的火龙果迎来丰收,众多游客赶来体验火山岛采摘乐趣,不经意间参与了果皮等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的闭环试验。
果园旁,一筐筐堆肥箱整齐排列,将测温仪插入其中,指针快速转到70摄氏度处,说明筐里的厨余垃圾正暗自发酵。
揭盖,无明显异味。
“我们运用‘三明治堆肥法’,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原会长许海鸥现场演示。她先在堆肥箱里铺上一层绿植干料,接着铺上一层厨余垃圾,再铺一层绿植干料……不断交叉堆叠。
说话间,堆肥箱已填满了。接下来,就把一切交给时间。3个月后,箱子里的混合物将转化成有机农用肥了。
绿植干料来自岛上家具厂的木糠、农场的种植废弃物等,厨余垃圾来自食堂、餐饮店、民宿等,由环保志愿者负责收集、转运。
“涠洲岛‘零废弃’行动正当其时。”许海鸥介绍,2018年7月1日起,《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施行,对岛上垃圾处理作出明确规定。2019年起,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在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的支持下,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开始执行海岛零废弃项目,探索实现“生活垃圾从产生→分类→回收运输→无害化处理(生态堆肥)→产出有机肥回田→生产有机果蔬”的生态闭环过程。
为什么会是涠洲岛?
这就要说到当前困扰世界的垃圾问题。世界银行报告预测,全球垃圾量2030年将达25.9亿吨,2050年达34亿吨。涠洲岛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旺季每天的垃圾量达100—150吨。垃圾运出岛处理,一年光运输费就要数百万元。
城市的垃圾处理都很棘手,何况海岛?“在海岛场景下,因土地有限、气候多变、与大陆之间交通不便,且存在不稳定性因素,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着更大挑战。”许海鸥分析,目前全球海岛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在岛填埋或焚烧、压缩外运为主。其中,在岛填埋或焚烧的处理方式,产生的生态问题显而易见;外运方式则因台风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会造成垃圾无法及时外运,进而影响海岛的生态环境。
因此,“减”垃圾以及就地资源化处理垃圾成为海岛生态减负的重要方向。
“涠洲岛空间独立,在这里进行零废弃闭环实验,其经验做法就能复制到一个小区、一个社区,推广到全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彦明表示。
记者来到“零废弃食堂”——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机关食堂。食堂外设有多个堆肥箱,收纳厨余垃圾和大院内树木落叶,就地堆肥。
食堂管理员黄国芬还有一个身份——堆肥管理者,她负责收集每天的厨余垃圾。“厨余垃圾这样消纳,不仅不污染环境,还能得到有效利用。”黄国芬告诉记者,该食堂将厨余垃圾全部自行消纳,年处理厨余垃圾超15吨。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目前,涠洲岛共打造厨余垃圾处理示范点50多个,年处理厨余垃圾200吨,产出有机肥20吨。据测算,涠洲岛每处理1吨厨余垃圾,大约能减少1.47吨二氧化碳排放。
绿色是美丽中国最鲜明的底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国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实践,涠洲岛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2023年,作为应对中国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和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成果,涠洲岛零废弃行动探索项目视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的展示区播放。
影响,从一家企业到各行各业
在涠洲岛,零废弃行动已不局限于减少厨余垃圾。
记者在涠洲岛顺洁洗涤厂看到,先进的洗涤设备正全力开动,一片片干净洁白的布草出仓。工人有条不紊地把它们分发到各酒店民宿。
这家洗涤厂在广西率先推出共享布草。“滴”的一声,工人用手机扫描一张布草上的二维码,显示出其使用记录、入厂洗涤信息等,每张布草均可溯源。
过去,涠洲岛上的每家酒店民宿都使用专属布草,导致布草要分开洗涤,逐条分拣,费时费力费能源。
“海岛零废弃行动对我们触动很大。”顺洁洗涤厂相关负责人何承峰告诉记者,岛上淡水资源有限,洗涤厂耗水量大,他们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此,该洗涤厂进行设备更新、实施技改、推行共享布草模式,减少污水排放,水电包括洗涤液的消耗降低50%。这种更低碳环保的模式深受欢迎,占涠洲岛布草洗涤市场约七成。
一家企业焕新,一个行业转变。
在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的统筹下,原本散落各处的多家洗涤厂全部搬迁至涠洲岛污水处理厂旁,使污水快速入厂处理,并实施技改,减少能耗,一举解决了洗涤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走几步路,记者来到了涠洲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用于浇灌,草木丰茂。
“岛上日常生产的所有污水都在此处理,并实现再利用,作为环卫清洁、农业灌溉等用水。”涠洲镇镇长梁春妹说,污水管网覆盖全岛的社区和村委,并于2022年实现污水截流,禁止污水排海,原有的54个排海污水口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管网。
海岛零废弃行动影响着岛上的各行各业,零废弃民宿、零废弃市场、零废弃村落、零废弃景区、零废弃社区……岛民和商家热情参与,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引领行业新风尚。
“国内也有海岛、小区做厨余垃圾堆肥试验,但涠洲岛有种植养殖业、有旅游业,它的‘零废弃’行动开展得更深更广,更具代表性。”李彦明认为,涠洲岛作为知名度高、人气旺的旅游岛屿,其实行零废弃行动,示范效应明显,教育意义突出。
“您好,我们民宿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和餐具,建议自备。”中秋假期,衔友阁珊瑚石民宿老板徐小宸逐一与网络订房的游客沟通,“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尽量减少垃圾来源。”
涠洲岛创建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禁售和不可使用一次性不降解塑料。热心的她积极响应,打造了一家零废弃示范民宿。
“有些顾客先是不理解,经过我们耐心解释后,也非常认同这种生态理念。”徐小宸说。
受到感染的不只是游客。
前两年,几名演艺明星来到涠洲岛,他们听闻海岛零废弃行动,深受触动,临时举办了一场义演,呼吁大家保护海岛生态。
目前,涠洲岛约100家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和餐具。
人们爱护海洋,海洋以清澈回报。
2018—2023年,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涠洲岛近岸海域布设了3个海水区控监测点位。经监测,涠洲岛周边海域海水水质年均值都达到Ⅰ类水质标准,优良水质比例达100%。
热爱,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打开各社交媒体平台,输入“涠洲岛”,环岛咖啡店常被推荐。
这是海滩边上的一间小木屋,游客络绎不绝,悠闲地品咖啡,远眺蓝桥。
它以前不起眼,现在流量巨大,秘诀就在“生态”两字。
“在设计咖啡店之前,我找海鸥姐支招。”店主阿亮告诉记者,经过头脑风暴,他决心把生态作为引爆点,用海洋垃圾装扮小店,引导人们爱护海洋。
现在,来访的游客会发现,咖啡店门楣挂着一块醒目的冲浪板,吧台上方挂着各类灯泡、球体,它们都是捡来的海洋垃圾……与小店风格契合,复古感十足。
为了向更多人倡导生态理念,环岛咖啡店长期推出公益活动:捡2.5公斤海洋垃圾、环岛步行13.5公里……只需完成任意一项,就能免费换取一杯咖啡。
就这样,环岛咖啡店释放出生态、健康的活力,成为涠洲岛的热门打卡点。
知易行难。这让许海鸥倍感欣慰。
“以前上门宣传海岛零废弃行动,很多人不理解、不相信,甚至反问‘你想干什么?’”她笑着说,现在情况变了,不少商家主动找她商量,请她帮出主意。
这缘于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岛民、商家相信生态能够创造价值。
作为涠洲岛的第四代岛民,阿亮生于兹、长于兹,坚信生态才是这座岛屿的未来。
“有一次我去新加坡参加全球酒店管理主题会议,一名重量级嘉宾发言时,特别介绍了一家‘零排放’民宿。”这段发言在阿亮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不是强调投资多少、营收多少,而是‘零排放’。”
阿亮认识到,低碳已经成为世界的趋势。他打造的方岛、鲸现等中高端民宿,融入生态元素,带动岛上民宿产品提档升级。比如,安装油水分离器,通过管线设计,对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另外,他新开的餐厅正在装修,计划用厨余垃圾堆肥,再用有机肥滋养鲜花、扮靓餐厅。
“我计划做些包点卖,不提供塑料袋打包食品,改用岛上随处可见的芭蕉叶。”植入生态理念,徐小宸也有了新的想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生态造就涠洲岛诸多“新网红”,带来火热的生态游:出海观看布氏鲸群、泛舟晶莹剔透“玻璃海”、潜水邂逅色彩斑斓珊瑚等游玩方式深受游客追捧。
金秋九月,正是潜水好时节。江西游客余女士穿上潜水装备,从涠洲岛蓝桥附近下水,潜入海底观看珊瑚兴奋不已,“这里‘瑚’光‘珊’色,鱼翔海底,真是不虚此行。”
生态美,让涠洲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流量噌噌地往上涨。2024年1—8月,涠洲岛接待游客168.13万人次,同比增长3.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到涠洲岛因生态而美、因生态而兴,涠洲岛旅游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实说:“生态优势是涠洲岛的金字招牌,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要在污染环境上做减法,资源循环利用上做加法,号召全岛民众和游客共同参与,最终使人人成为环境守护者。”
时时有热点,循环而往复,让涠洲岛生态之路越走越有底气。
这不,2024年国庆假期,出海偶遇布氏鲸成为涠洲岛一大旅游热点,“鲸”喜预计持续到明年四五月。届时,限定季节的“玻璃海”如期上线,可接力治愈奔赴山海的人们。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