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4月27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四个融合”为工作思路,于4月29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定点帮扶村(东兰县长江镇板隆村)开展“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板隆村位于东兰县西北部,全村总面积29.76平方公里,居住有壮族、苗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总人口369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自2015年起,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连续6年作为板隆村后盾帮扶单位,助力板隆村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值此新、老驻村书记轮换交接之时,赴板隆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别具意义。
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赴板隆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一、讲党史,赠红书—民族团结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
学党史,跟党走,民族团结心向党。在板隆村公共服务中心,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林革为少数民族群众上《民族团结心向党矢志不渝跟党走》专题党课,重点讲述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史、党的民族工作重要里程碑和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民族政策的主要举措以及习近平总书记4月27日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自觉加强对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史的学习,坚持学史力行,自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向少数民族群众捐赠《广西民族团结知识读本》《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书籍,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党史和民族团结知识的需求。
林革同志为少数民族群众讲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史
二、送锦旗,谢党恩—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相融合
在板隆村公共服务中心举行的新、老第一书记轮换交接仪式上,林革同志表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河池市委有关要求,坚持优中选优、人岗相适原则,落实好新任书记的选派工作,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不遗余力助力乡村振兴。板隆村党支部书记、少数民族群众代表牙运扬将锦旗送到林革同志手上,对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多年来的倾情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对新任书记表示热烈欢迎,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新任书记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伟大的党,在党的关怀和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悉心帮扶下,我们村变化非常大,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和农村党员,我不仅要带头学习党史,我还要把党史讲给更多少数民族群众听,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念党恩、跟党走!”牙运扬激动地说。
板隆村党支部书记牙运扬送锦旗、谢党恩
三、讲团结,守青山—民族团结与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相融合
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知识抢答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知识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团结、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担当实干,善作善成,积极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各项工作中来,自觉爱护生态环境,团结一致守护好八桂大地绿水青山。
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民族团结、生态环保等知识宣传
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知识抢答活动
四、唱山歌,颂党恩—民族团结与庆党成立100周年相融合
在板隆村公共服务中心,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员干部职工集中欣赏少数民族群众铜鼓表演,与少数民族群众共跳壮族舂榔舞(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用歌声讴歌党讴歌祖国,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各族群众共跳壮族舂榔舞
通过开展此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下一步,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持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常态化,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